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试论价值教育中教师的话语能力

发布时间:2018-01-11 03:26

  本文关键词:试论价值教育中教师的话语能力 出处:《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话语能力 价值教育 价值教育能力


【摘要】:价值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的使用,共同诠释价值意义、建构价值理解的过程。在这种话语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话语能力,也就是能够基于对语言"形式-功能"的认识,对宏观与微观情境的理解,以及对何种话语权力的洞察,有策略地在语言及非语言符的使用中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声与思考的意义诠释空间,使其服务于价值自觉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教师要有能力保持自身话语的可协商性,让学生成为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还要擅于搭建意义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价值思考。
[Abstract]:Value education is the proces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interpret the meaning of value and construct the understanding of value through the use of language. That is,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function" of language, the understanding of macro and micro situations, and the insight into what kind of discourse power. In the use of language and non-verbal symbols, we should construct the space of meaning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students' vocalization and thinking, and make it serve the cultivation of value consciousness, and in the daily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Teachers should be able to maintain the negotiability of their own discourse and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subject of value construction, and teachers should also be good at building scaffolding of meaning to guide students to think more deeply about valu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路径、方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2JZD0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我国中小学国际教育与合作中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YJC880106)成果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在国内外有关教师能力的诸多研究中,无论能力的构成要素被如何界定,教师的语言使用都受到关注。语言是教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涉及教育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但恰恰因为这种重要性,教师的语言使用大多都被放置在有关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育人能力的条框下进行探讨,没有形成专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红亮;鞠海龙;;“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构想下南海问题的前景展望[J];东北亚论坛;2014年04期

2 刘吉发;肖涵;;服务型政府视域下我国政府文化管理的创新[J];唐都学刊;2014年01期

3 王喜;;高校党内民主:认知误区、实践困境与发展进路[J];社科纵横;2014年06期

4 翟亮智;;在共同体的视角中探讨合作的历史——评《共同体的进化》对合作的追寻[J];人文杂志;2014年06期

5 孔繁斌;;服务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知识扩散[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6 姚林群;;论课堂教学中价值观目标的达成[J];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04期

7 陶军明;;生态性:职业教育政策的一种价值追求[J];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06期

8 王熙;;澳大利亚中小学价值教育中的“学生行动团队”项目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4年09期

9 张乾友;;论传统的空间之维——兼论多元世界的哲学基础[J];文史哲;2014年05期

10 王世奇;;论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丽颖;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安冬平;涨落中的超越: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自组织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3 孙建青;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陈兰芝;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观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周明辉;论当代青少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D];湘潭大学;2013年

2 开小芹;自由、平等与信任:佩迪特公民伦理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3 邢斯彤;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探析[D];渤海大学;2014年

4 王力群;新生代农民工的道德判断力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郝燕;山东省高职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及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吉子;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话语能力的思考[J];东疆学刊;1999年04期

2 杨昌云;谈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3 何满红;;提高学生话语能力方法谈[J];陕西教育;2006年03期

4 莫爱屏;话语分析与英语写作教学[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俞洪亮;;叙事结构中的叙事成分与非叙事成分特征及其教学意义[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06期

6 李贵萍;;浅淡话语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

7 贾丽霞;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S1期

8 马敏;;鲁迅作品中的女性话语能力的悖论[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章宜华;外语教学词典中语法和话语信息解读[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季峻岭;;让话语有思维作伴[J];英语教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张长英;桑标;;幼儿叙述话语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苏彦捷;李红;张丽锦;;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均富;陪读人群的酸甜苦辣[N];湖北日报;2005年

2 北江;李■耀 希望笑到最后[N];中国企业报;2003年

3 李季;对“山寨文化”不妨多一些引导[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早报评论专栏作者 童大焕;妖魔化房东是个历史性错误[N];东方早报;2007年

5 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 王念春;家电板块——行业动荡中关注优势股票[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上海黄金交易所考察小组;发展国内黄金市场的几点启示[N];中国黄金报;2007年

7 民族证券 樊锐;区别对待未股改上市公司[N];证券时报;2006年

8 陈汝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家修辞:实现国家话语转型的新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早报首席评论员 李巨微;平准基金:既不宜美化也不该妖魔化[N];东方早报;2005年

10 袁幼鸣;平准基金:既不宜美化也不该妖魔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明;基于体裁的商务英语话语能力研究:构念界定与测试开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争艳;英语电视新闻访谈的会话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2 孙琳;大学英语口语互动交际能力培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丽娟;公共语篇隐喻脚本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4 何俊;德语强化教学中的对话练习[D];同济大学;2008年

5 严厚安;论汤亭亭的《女勇士》中的“推拉式”叙述技巧[D];苏州大学;2006年

6 曹儒华;激发大学生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学习动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牛卫英;英语言语交际失误[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昕;从“中新体”的发展看我国对外传播策略的转型[D];暨南大学;2010年

9 吕洁;论译者的跨文化交际障碍[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旭明;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教育专业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0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0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a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