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迷茫与走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再思考
本文关键词:范式迷茫与走出: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再思考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教学论研究范式 话语体系 范式迷茫 教学论学科发展
【摘要】:教学论研究范式在教学论学科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我国,以凯洛夫教学理论模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主流教学论范式被动摇后,教学研究的新格局、新体系并未形成,教学论研究范式正处于"迷茫期",这表现在:研究信念已经分化,问题框架有所偏失,话语体系断裂隔膜,解题思路和研究方法显得乏力。教学论研究要走出范式迷茫,需要重新凝聚研究信念,确立新的问题框架,创新教学论话语体系,探索新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如此,教学论学科才能获得新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teaching theory theory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in the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Kailov teaching theory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mainstream teaching paradigm is shaken, a new pattern of teaching research, the new system has not been formed,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teaching theory is "confused",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study: faith has differentiation, frame biased discourse system, breaking the diaphragm, problem-solving ideas and methods seem weak. Th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paradigm to get out of confusion, need to re unite on faith, establish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problem, a new pedagogy discourse system, explore new ideas and methods, so that teaching theory subject to to obtain the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教学论学科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与超越中向前发展的。近些年来,反思教学论学科存在价值与发展困境的文章频频出现,这一方面说明关心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已成为教学论研究者的一种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却也反映了教学论研究群体一种深深的危机感。事实上,当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本门学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 鸥;新世纪拒斥这样的教学论——主流教学论困境的根源及其走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2 林宪生;谈教学论的发展──兼谈教学论与学科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科学;2000年01期
3 杨晓奇;;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育话语冲突及其融通[J];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4 郑日昌,崔丽霞;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5 魏新民,蔡宝来;教学论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6 胡定荣;;论教学论发展的危机与范式转型[J];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7 朱德全;杨鸿;;新时期教学论研究的现状与走向[J];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8 徐继存;;教学论的本性与追求[J];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9 熊和平;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教学理论的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02期
10 潘光文;李森;;论教学理论的文化改造[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元雕;王一雅;黄邦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范式转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3 张正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陈爱民;刘宁宁;;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武威利;关巍;;近代科学哲学发展进程要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6 黄建军;;视觉文化研究的三个范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蔡辉明;;美国公共行政学思潮的范式变迁——路径、划分和逻辑[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赵亮;;论社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异同[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胡丁慧;;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在德育中的借用[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宗建;二象对偶时间视角下权衡定律的机理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9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鑫;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变及其意义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浩;民族性与比较科学哲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金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工程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陈婷;生物技术发展困境及其人文反思[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思坤;影响力最大化与价值链增值[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黄卫平;论库恩语言学转向的根源[D];湘潭大学;2010年
7 刘瑜;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罗云;舍勒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黄献清;交往实践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郑媛媛;科技创新社会生成维度问题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鉴;教学论的表述危机与研究转型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2期
2 赵宁宁;;我是谁?——作为教学论学习者的困境与反思[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1期
3 储皖中;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主体性原则的建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4 王策三;教学论学科发展三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5期
5 项贤明;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从比较教育学的角度观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刘家和;关于传统文化与教育的一些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7 龙安邦;;统计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以2001年~2007年《教育研究》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8 郑家栋;“只有一个上帝能救渡我们”[J];读书;2003年06期
9 石 鸥;新世纪拒斥这样的教学论——主流教学论困境的根源及其走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10 王敏;面向生活世界的实践教学论:教学论的新方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华;;区域社会工作专业化的话语体系及其建构——以海峡两岸经济区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杨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话语困境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26期
3 李强;“心理二重区域”与中国的问卷调查[J];社会学研究;2000年02期
4 陈乔之,郭彦;第三只眼看“反恐”联盟[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陈锡喜;;建设和谐文化需要重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J];探索与争鸣;2007年05期
6 苗学杰;;比较教育学的话语体系偏向及其理论根基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7 张烁;;话语·信条·文化[J];求索;2008年11期
8 杨琳;;超越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困境——基于话语视角的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26期
9 孙国江;;先秦儒家话语体系中的大禹传说[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邓伟;;从“史中之史”到文学“话语体系”——宇文所安文学史观摭论[J];江汉论坛;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锡喜;;马克思话语体系的构建及其当代解读和启示[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2 侯洪澜;;确认中医话语体系的意义[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陈锡喜;;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意识形态的话语重构[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李桂荣;;中国教育经济学话语发展二十年回顾[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高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公民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王璐璐;;“路径依赖”话语下涉诉信访的变革逻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侯惠勤;;事关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全局的历史动力问题讨论[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杨金海;;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若干问题[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9 万丽萍;;关于中国政治话语传播的几点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侯惠勤;;事关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全局的历史动力问题讨论[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 周跃敏;创新党报宣传要改变话语体系[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求是杂志社社长 李宝善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杨衍银 山西省副省长 张建欣 教育部副部长 鲁昕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李东东 国防大学政治部主任 张文忠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党组书记 黄永达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钟秉林 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许武;改进文风座谈会发言摘要[N];学习时报;201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 长江学者 张康之;张康之:超越工业社会的话语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上海师范大学法律系 石文龙;法律界需要整合四种话体系的高手[N];社会科学报;2007年
5 李伍峰;创新宣传传播工作话语体系[N];深圳特区报;2005年
6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学研究所教授 许安邦;要用亲民的话语体系[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7年
7 石文龙;法律界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英雄”[N];法制日报;2007年
8 汪生科;迎接一个伟大的理想[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9 华东师范大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 陈锡喜;有必要重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刘伟;中国网游应该改变玩法[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顺;初盛唐的儒学与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马西超;红色版图上的想象之旅[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立进;政治学视阈的制度文明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4 彭发胜;翻译与中国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的形成[D];北京大学;2008年
5 朱朝辉;中国现代文论话语建构中的胡风文艺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6 林仕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历史与逻辑[D];南京大学;2012年
7 金东朝;中国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宗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鲜益;彝族口传史诗的语言学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9 付静;古罗马妇女美德:男性意识形态和妇女的应对(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暨爱民;现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1919—1949年)[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毫林;元杂剧“意境”心解[D];武汉大学;2004年
2 章瑜;还原失声话语[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丽;后现代高校课程—挑战西方文化霸权[D];苏州大学;2007年
4 马晓璐;住房消费与中产阶级身份建构[D];西北大学;2008年
5 叶凌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北京书写[D];厦门大学;2008年
6 王静;国际禁毒规范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D];外交学院;2013年
7 罗小凤;超真实的后现代性话语[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牛卫红;失落的女性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曹明;古典山水画空间理论研究述评及建构[D];安徽大学;2007年
10 吴智勇;对中学生写作“失语”现象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10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11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