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团体咨询辅导对理工科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0 00:07

  本文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大学生 学习倦怠 团体辅导 干预 出处:《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公开招募的方法,在北京某理工科院校本科学生中筛选出学习倦怠且适合团体干预的20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与控制组,对干预组实施为期7周的团体辅导,考察团体辅导干预方案对理工科院校本科男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采用学习倦怠量表、自尊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20名男生进行干预前测、后测以及一个月后的追踪测量.结果表明,控制组被试在3个时间段的测量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干预组被试在情绪低落维度上后测、追踪测量得分显著低于前测结果;在行为不当维度上追踪测量得分显著低于前测结果.干预后被试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干预后和追踪测量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前测.因此,团体辅导对学习倦怠大学生有一定程度干预效果.
[Abstract]:Through the method of public recruitment, 20 male students who are learning burnout and suitable for group intervention were selected from a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in Beijing,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counseling was conducted for 7 week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on the learning burnout of mal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The learning burnout scale and self-esteem scale were used.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was used to measure 20 male students in pre-intervention, post-test and one month l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 three time period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score of follow-up measure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e-test. The score of tracking measure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pre-test results in behavioral misconduct dimension.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 of self-estee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e-test, and the scores of life satisfaction after intervention and follow-up measure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e-test. Group counseling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vention effect on learning burnout.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处;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四川师范大学科研处;
【基金】: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学业倦怠成因及干预研究”基金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基金(SC12C016)资助项目
【分类号】:G448
【正文快照】: 大学生的学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关注点[1].大学生的学业问题不仅会影响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2-3],甚至可能会伴随一些心理行为问题,造成个体效能感低下、低自尊[4]、网络成瘾[5]等问题.在众多的学业问题中,学习倦怠是一个当前大学生学业问题中一个普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新;苗晶磊;;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自尊与学习倦怠关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李满林;;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年23期

3 黄敬宝;林梦彤;;2010年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子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1期

4 申作青;;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障碍及对策探析——以三届毕业生调查为基础的分析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7期

5 张青竹;;高校学生学业问题导致心理危机的过程分析与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9年S1期

6 林琳;朱燕波;翟双庆;孔军辉;朗碧澄;;中医药大学生生活质量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6期

7 周旭;肖元梅;王超;朱洁;;南昌市理工科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1期

8 刘儒德;周蕾;张再青;;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团体辅导干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4期

9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10 周恒;陈静;;大学生学业倦怠的认知-行为团体辅导方案设计[J];医学教育探索;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彩琴;刘霁炜;;人格因素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及干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刘兵;刘文兵;;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2期

3 吴春成;;南通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课倦怠现象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2年04期

4 曹海宾;殷保祥;邵建新;刘云虎;张子英;;综合性大学师范类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张姝;张沛;;内蒙古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刘露倩;;个人自尊、集体自尊与高中生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J];才智;2009年11期

7 刘佰桥;隋耀伟;;我国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8 刘鲁蓉;王儒芳;唐雪梅;陈玉兰;刘东梅;;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徐广荣;;大学生学习倦怠原因与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莉;张瑞华;李超鹏;;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倦怠问题探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雷浩;田澜;刘衍玲;;高中生学业勤奋度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王煜;韩丽;;浅析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构建有效咨询团体的方法[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石雷山;高峰强;;班级集体效能对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许俏;;初中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关系研究[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2 胡娇;教育与就业[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任其平;主体的在世之在[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苗春霞;基于和谐理念的大学生生命质量及其评价[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杨涛;外语学习倦怠与动机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李四化;心理疲劳下运动员反应效果监控的ERP特征[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7 陈谢平;基层党政干部的自律品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王克静;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阳中华;中庸实践思维与家庭功能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周春燕;公正世界信念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个体与社会功能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新奎;团体辅导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罗小春;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及引导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富伟丽;团体辅导在初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明波;择业期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就业压力、专业承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胡晓琳;高职生社会支持、自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许荻枫;团体辅导提升管理胜任力的探索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廖友国;大学生学习价值观、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的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2 张杏波;;体育运动对亚健康群体干预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高艳斌;王少杰;;亚健康状态的中医心理健康教育[J];北京中医;2007年07期

4 张奇;王锦;;大学生自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02期

5 黄敬宝;;科研性学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方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林维强;陈华;游祖生;;大学生体育锻炼与亚健康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7 黄新华;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栗玉香;高等教育供需态势的再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1期

9 倪青;马庆玲;;理工科大学生个性特点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蔡哲,赵冬梅;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与调解[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岩;;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综述[J];硅谷;2008年23期

2 强健;;大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0期

3 唐文清;范会勇;;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对策[J];南方论刊;2007年05期

4 陈芳芳;戴佳玲;;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2期

5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7年10期

6 付立菲;张阔;;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7 李永鑫;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8 张姝;张沛;;内蒙古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杜宇;孙丽丽;;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6期

10 李敏;;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病因探讨及治疗[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萍;杨爽;于海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聂晶;;团体心理辅导对大一新生学习适应不良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晶;;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完美主义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丽丽;张淑华;许贵芳;衣伟婧;;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张海音;孙洲;;人际团体辅导对改善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实证研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张海音;;团体辅导改善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研究报告[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吕新艳;;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8 游志麒;李晓军;田嫒;吕玲;陈欢欢;;大学生压力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赵小青;;对团体辅导课程设计的几点思考[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范奉莲;王光荣;;团体辅导——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罗照春;大学生“心病”何来又何去[N];大众科技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陈欣然;为学生的心灵开一扇窗[N];天津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张守帅;23所高校结对帮助灾区师生[N];四川日报;2009年

4 本版编辑 上海交通大学改革与发展研究室 李建强 刘宏艳 陈鹏 黄海洋 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研究室 王希良;国学调查[N];社会科学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孙滨邋实习生 常玉涵 朱文芊;大、小学生暑假生活两重天[N];华兴时报;2008年

6 记者 车莉 通讯员 李大庆 刘涛;洪山区区校合作获双赢[N];长江日报;2007年

7 记者  王庆环;牢记总书记殷切希望 弘扬孟二冬崇高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8 狄方;三级心理维护网试解未成年人心结[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福建省安溪县实验小学 钟江林;心理咨询室建设“七个要”[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记者  翟帆;孟二冬崇高精神激励学子成才报国[N];中国教育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义梅;大学生抑郁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应对干预[D];吉林大学;2007年

3 许长勇;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影响机制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4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秀菊;团体辅导对内蒙古高职院校贫困生自我认知的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4 付秀华;理性情绪疗法团体辅导对失恋群体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武彦培;初中生社会适应性的团体辅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夏海燕;团体辅导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袁丽丽;大学生职业同一性的测量及干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牛丽凤;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丁香;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的编制与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10 刘元英;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及创新素质培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460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460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