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压力源与压力强度现状调查
本文关键词: 大学生 新生 压力源 压力强度 出处:《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大学新生压力现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调查问卷结合Beck-Srivastava压力量表(Beck-Srivastava stress inventory,BSSI),对山东省4所高校1816名新生的压力源及压力强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所有参与调查的大学新生压力源普遍集中在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生活环境和感情问题4个方面,其检出率普遍超过60%,BSSI单因子得分也均在3分以上,且不同院校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压力强度方面,参与调查的大学新生BSSI总分最高103分,最低62分,平均(80.84±11.24)分,高于临界值,且不同院校大学新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不同院校之间大学新生的压力源与压力强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大学新生面临的压力总体较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ress status of freshmen. Methods General questionnaire combined with Beck-Srivastava stress scale was us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Beck-Srivastava stress inventory. The stress sources and stress intensity of 1816 freshmen in 4 universiti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the stress sources of all the freshmen were generally concentrated in the study stress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n the four aspects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affective problems, the detection rate of BSSI was more than 60%. The single factor scores of BSSI were all above 3, and the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olleg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In terms of stress intensity, the total BSSI score of the freshmen surveyed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lowest 62, with an average score of 80.84 卤11.24,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e critical valu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reshmen of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stress sources and stress intensity among the freshmen in diffe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ever, the university freshmen are facing a great deal of pressure, so they mus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it.
【作者单位】: 济宁医学院临床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济南职业学院;山东省电影学校;
【基金】:2013年山东省青少年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13AJY093) 2011年山东省高校科技发展计划(编号:J11LF04)
【分类号】:G444
【正文快照】: 学生进入大学校园进行学习之后,需要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角色转变。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或多或少的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1]。目前对于大学生压力及相关影响的研究日益成熟,在此基础上,本文拟通过对不同高校大学新生的压力状况进行调查,旨在为今后有针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魏双锋;;大学生孤独感与校园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2 王道阳;姚本先;;当代大学生压力源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年06期
3 史光远;崔丽霞;雷雳;郑日昌;;大学生的压力、情绪与心理弹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祚山;高俊杰;;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内隐观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谭雪晴;杨思墨;李雨柳;;大学生情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3 梁鑫浩;曹枫林;李阳;刘珍;钟耕坤;;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病耻感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J];护理学杂志;2014年23期
4 吴素梅;方建东;;大学生压力后成长问卷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韦玉敏;大学生压力、反刍思维与焦虑的关系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2 梁鑫浩;精神疾病患者未成年一级亲属情绪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3 高俊杰;大学生学习幸福感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方志伟,,祝国群;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年03期
3 陈虹霖;;大学生压力、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研究——上海大学生群体经验性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6年07期
4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5 李虹,梅锦荣;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6 张卫东,刁静,Constance J.Schick;正、负性情绪的跨文化心理测量:PANAS维度结构检验[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7 聂衍刚;张卫;岳颂华;李智能;邹泓;;青少年压力:两个华人社区之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8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9 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霞,陶沙;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程;;为何一张纸折叠前后让人感觉纸重不同[J];小学科技;2011年01期
2 德龙;;谨防“年关综合征”[J];家庭中医药;2007年01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467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67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