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论叙事德育的功能

发布时间:2018-02-09 09:45

  本文关键词: 叙事德育 道德智慧 道德需要 道德舆论 出处:《教育科学研究》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叙事德育有助于道德教育回归自由本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即增进学生对道德、对人和生命的理解;叙事德育通过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和自我认同而引导学生的道德需要,能够训练学生换位思考的道德思维品质;叙事德育通过形成积极的道德舆论而增强学校德育的效果,其过程中体现出的宽容、民主、平等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会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准则。
[Abstract]:Narrative moral education is helpful for moral education to return to the nature of freedom and to cultivate students' moral wisdom, that is,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orality, human beings and life. Narrative moral education can train students' moral thinking quality of transposition thinking by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 subject consciousness and self-identity, while narrative moral education can enhance the effect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by forming positive moral opinion.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tolerance, democracy and equality embodied in the process will be internalized into the moral principles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2013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小学教师德育能力提升研究”(13CKS055)的成果
【分类号】:G4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龙兴海;论道德智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2 石鸥;德育困境中的病理性说服教育及其诊治原则[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6期

3 龚学泉;;论道德舆论对个体社会化的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4 王天思;存在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互动结构[J];求实;2003年03期

5 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06期

6 高立胜,毛世英;换位思考: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J];哲学研究;199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刘怀光;李琳;;流行文化影响青少年主体性人格的道德后果[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7 陈海燕;;谢林与海德格尔艺术观念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钱雯;;文化诗学:理论、方法及局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朱寿兴;;网络文学的公共空间建构与文学网站的使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杜渐;谭曦;吴朝阳;张杰;张靖;孔军辉;;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于凤花;李明;;人本主义关于孤独感的理论探讨[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吴克明;;网络文化的政治哲学审视[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贾艳飞;孔令龙;;城市社区生活廊道构建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妍;;基于农民行为心理的村庄规划设计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戴艳军;刘则渊;;论科学技术的道德评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胡象明;鲁萍;;WTO对中国政府管理的挑战及其对策[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9 张凤奎;张志宇;;打造责任政府——通向和谐社会之路[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10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胡洁;建构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陆秀英;中国当代翻译文学系统中主体间关系的生态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芳;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看译者主体性的变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3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佳;美国新品格教育对我国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启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李燕玲;关联理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耿如昕;反思与重构:我国行政诉讼被告认定规则[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黎;培养道德需要是思想品德素质化的关键[J];湖南教育;2000年17期

2 沈慧芳;论教育对象道德需要的激发[J];南平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3 郭安宁;许晓辉;袁玲;;道德教育中的道德智慧及其培养[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李玢;道德教育应注重激发道德需要[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梁茵;关注学生道德需要,增强高校德育实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李启登;;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及其培养[J];新学术;2009年01期

7 黄明理,,周志军;关于道德需要之根据问题的历史探微[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8 王葆华;试论德育与道德需要——关于当前中学德育实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09期

9 孙晓歌;;道德教育与道德需要[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10期

10 ;论新世纪的道德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如俊;;实用主义的道德智慧——道德情境中的抉择[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红;;沿海及内地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定量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左其沛;;关于品德心理几个问题的探讨[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4 李占萍;张秀娥;;责任感与品德培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崔梅;;儒家道德教育的现代意义[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锦成;;中学德育创新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与实验[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王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及其意义[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8 林楠;;论道德建设的三个实践维度[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9 杨茹;;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科“欣赏型德育教学模式”建构研究[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10 陈翔;路艳娥;;伦理决策视角下的青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A];“十一五”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二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6)[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聿文;市场道德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维护[N];浙江日报;2011年

2 粟海;重拾道德需要“带头大哥”[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王聃;重拾道德需要一场大讨论[N];工人日报;2011年

4 蒋丽丽;教师更需要道德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费小琳;道德需要理由吗[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尹晓华;寻找缺位的道德需要[N];四川日报;2006年

7 杨希;从责任中体味幸福[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王海明;政治清明使国民德福一致[N];学习时报;2008年

9 句容市春城中心小学 王维昌;由“他律”到“自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10 陈家兴;道德需要怎样的制度化?[N];人民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桂芳;基于需要理论的青少年道德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彭柏林;道德需要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曾小五;道德赏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淑娜;论道德教育的生命理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长乐;自主性德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6 刘锋;现阶段我国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7 刘合行;论道德的文化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清雁;教师是谁[D];西南大学;2009年

9 董守生;论学生的自主性及其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景;论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林海亮;德育叙事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夏春娥;论德育的主体性关怀[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高昕;当代大学生道德需要与道德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黄婕;职业经理人道德激励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段筱莉;3+2制专科师范德育方法的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何海丽;论道德自由[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潘汉杰;中学德育道德需要激发的探讨[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徐莉;试论道德自我的现代建构[D];江苏大学;2007年

10 卜善磊;道德内化的动力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97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497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4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