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初美国政府夜校移民同化教育
本文选题:美国 切入点:移民 出处:《求是学刊》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初大规模外来移民的到来,对美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造成了强大冲击;同时,排外主义者对移民与当时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煽动与渲染,也引起了美国身份认同危机,从而促成美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来同化移民。美国政府试图通过夜校等培训班的形式,斩断移民与母国的文化联系,促使他们融入美国主流文化当中,但由于缺乏对移民的尊重,对移民与母国的文化关系也缺乏理解,使得美国政府移民同化教育的效果有限。欧陆一战导致美国族裔群体的疏离与纷争,正是这一教育失败的证明。
[Abstract]:In 20th century, the arrival of a large number of immigrants had a strong impact on American societ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xenophobic incitement and exagger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igration and the social problems of that time, with ideological overtones, also led to the crisis of American identity. In this way,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s promoting the assimilation of immigrants through various channels.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cut off the cultural ties between immigrants and their home countries by means of evening schools and other training courses so as to promote their integration into the mainstream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due to the lack of respect for immigrants and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mmigrants and their home countries, the assimilation education of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is limited. The European War led to the alienation and strife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proof of this educational failur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课题“中西文明历史经验中的公共社会价值观研究”
【分类号】:G5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梁茂信;略论美国政府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效用有限性[J];美国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程大林,张京祥;城市更新:超越物质规划的行动与思考[J];城市规划;2004年02期
2 卢琳;徐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欧美国家城市更新研究的启示[J];福建建筑;2011年06期
3 陈积敏;;美国非法移民的治理及其困境[J];美国研究;2012年02期
4 王旭;王洋;;中国的美国城市史研究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郭红霞;美国政府官员的制约机制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积敏;全球化时代美国非法移民治理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2 刘彩虹;整合与分散[D];复旦大学;2005年
3 罗思东;美国大都市地区的政府与治理[D];厦门大学;2005年
4 王彬;论地方主义在美国立国进程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娟;理想与现实的悖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馗;1954年以来美国最高法院在教育种族平等进程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杨馗;美国内战后的国会激进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时乐红;美国黑人郊区化及其对隔都区的影响(1970-2000)[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常丹丹;美国大都市区中心城市绅士化现象评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芳芳;美国联邦政府城市法案与城市中心区的复兴(1949—1980)[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黄昊;美国住房贷款中的红线制度和社区再投资运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彬;英属北美殖民地时代弗吉尼亚本土精英探微:1700—1750[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黎海鹰;略论当代美国州立大学师资管理[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响;简·雅各布斯的思想及其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谈昕晔;“9·11”事件后美国非法移民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茂信;20世纪20年代美国移民限额制度的促成因素[J];河北学刊;1996年02期
2 张寿奇;;19世纪美国的天主教移民及其本土化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明杰;美国职业移民与劳工卡[J];出国与就业;1999年08期
4 张志勇,戴卫平;语言与美国社会[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马雪峰;;2007年西方社会学家所关注的主要议题 《美国社会学杂志》(AJS)概述[J];社会;2009年01期
6 潘卫;美国近代移民文化的形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6期
7 梁茂信;1860~1920年外来移民对美国城市化的影响[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8 李津;;清教主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3期
9 张勇安;;国家与社会的互动:美国大麻管制政策的源起[J];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10 周艳;;论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与英语学习[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江都;;关注移民村(点)的小康社会文化建设[A];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全国群众论文评奖论文集[C];2003年
2 陈晓明;;围绕建立水电支柱产业而产生非自愿移民的问题与对策[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3 黄英湖;;五缘文化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组织[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彩霞;;从闽台物缘看福建移民及其影响[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杜华山;;立足搬迁着眼发展高起点建设移民新城[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6 李湘黔;;妥善处理库周剩余土地资源维护库区社会的长期稳定[A];水库经济论文集(二○○三年)[C];2003年
7 徐琪;;再谈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移民迁建[A];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凤艳;;对我国现行国籍管理制度的思考[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白南生;卢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移民方法和经验[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10 徐红罡;崔芳芳;;西递旅游移民的迁移特点[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庞慧敏 通讯员 张叶丽;广西成立首家农民工夜校[N];工人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妥超云;农业“土专家”段学义[N];酒泉日报;2009年
3 张晓黎 苏宇恒 张浩南;学习的好去处 致富的好帮手[N];吉林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曾文芳 张明亮;通城农民夜校催生新型农民[N];咸宁日报;2006年
5 寇耕耕 陈永蓉;钟祥工商“夜校”读书忙[N];中国工商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陆阳;百年大计教为先[N];湘潭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谢晓波 胡建勋;黎满金:干劲十足 东莞首个全国劳模[N];东莞日报;2009年
8 本报特约记者 周忠洪 本报通讯员 李响军;职工夜校升值的真谛[N];中国石油报;2003年
9 通讯员 卢文展 记者 刘兴华;电教科技夜校受宠故城乡村[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10 通讯员 贺笑容 肖永奎;五峰农民夜校培育技术型农民[N];湖北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凤成;为被承认而斗争—贝娄作品主题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广;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刘疆;为何星火难以燎原[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翁定军;冲突的策略[D];上海大学;2005年
5 施祖留;水利工程移民管理理论框架构建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6 张咏;认同与发展——一个边疆汉人移民社区的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翟晶;边缘世界[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9 于珍;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薛政超;湖南移民史研究(618-1279年)[D];南京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林丽;美国“城市老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晓迪;美国多元文化主义权利理论评析[D];新疆大学;2008年
3 程昌;高等教育第三类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华;美国失业保险法制度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借鉴[D];山西大学;2008年
5 徐媛媛;新保守主义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明生;美国犹太传统教育历史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徐洁;奥尔科特《小妇人》中反映的美国文化传统[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关晓燕;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白人妇女就业刍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颖珏;杨百翰时期美国摩门教会印第安人政策研究(1851-185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帆;英美禁酒外交战研究(1920-1926)[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599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559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