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doc

发布时间:2016-11-01 15:47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龙源期刊网

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

作者:王诗文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23期

[摘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符合当前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趋势,文章分析了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的内涵,以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高职教育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项目教学

[作者简介]王诗文(1956- ),男,安徽怀宁人,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新闻传播学。(安徽合肥230022)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35-0076-0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是当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开发应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引导,即工作过程导向。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并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处于动态中的、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的工作过程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这是它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根本区别所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把职业活动的各个元素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出的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深受企业欢迎。

一、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方向

1.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改革,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培养方案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使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强、较高的职业素质等。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能力:一是社会能力,包括团队能力、交流能力、妥协能力、攻关能力、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法律意识、自信心;二是方法能力,包括再学习能力、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做决定和计划的能力、评价自我和他人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三是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知识和技能操作运用能力、工具设备使用能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技术能力、故障排除能力、创新能力。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改革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11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11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5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