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干预对新探
本文选题:职业倦怠 切入点:原因分析 出处:《科技资讯》2014年3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职业倦怠不但会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教师在工资收入水平、物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条件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精神生活内容也更加丰富。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较以往有很大不同,为此,深入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职业倦怠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增强干预策略的针对性、提高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Abstract]:Teachers' job burnout not only affects the teaching effect, but also affects the teachers' own development and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ra,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Teachers have obviously improved their wage and income levels, material living conditions, working environment conditions, etc. The contents of their spiritual life are also more abundant. The reasons for teachers' job burnout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past.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eachers' job burnou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will help to strengthen the pertinence of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作者单位】: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邢丽;;教师职业倦怠与自我调试[J];成功(教育);2008年10期
2 杨影影;;教师职业倦怠浅析[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岳月娟;赵亚珍;邓莉莹;;专科层次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分析和思考[J];时代教育;2012年13期
2 王波;;如何调节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年0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葛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戴新利;;校长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J];教学与管理;2006年18期
2 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郭思,钟建安;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勇;刘正国;;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象的解析及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吴良根;;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8年03期
3 叶宋忠;;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赵金波;邵华;;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16期
5 吕堂红;;高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分析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陆晓燕;;浅谈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9期
7 张翼;陈彤;;浅谈教师职业特点与教师职业倦怠[J];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S1期
8 王文全;;藏、汉两族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比较[J];西藏科技;2009年01期
9 赵建平;叶华松;;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J];丽水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刘学伟;许延礼;;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研究[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3 贾世超;龚少英;;教师职业倦怠的本土化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刘维良;马庆霞;;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宫贤平;王惠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孟丽丽;司继伟;王冬梅;;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丹;张丽华;;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结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陶涛;孙婷婷;;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对策[A];第二十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0年
9 田培树;;浅议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李西营;殷宏淼;;不同职业倦怠-投入教师在教学归因上的差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 许鹏;客观与宽容是重要的[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张昕;教师职业倦怠不容忽视[N];文汇报;2007年
3 葛春霞;西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4 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学校 姬爱民;对教师职业倦怠的一点思考[N];新乡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徐德明;用积极的文化消减教师职业倦怠[N];天津教育报;2010年
6 张红;突破教师职业倦怠的“三重门”[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离石区第一小学校 李张平;教师职业倦怠及应对策略浅谈[N];吕梁日报;2011年
8 薄祥申;警惕:教师职业倦怠[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东北师范大学 刘晓明;教师职业倦怠破解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杜悦;开学了,他们为什么不想走向讲台[N];中国教育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文玉;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伟杰;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葛丽;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调查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常素庆;吉林省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江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6 樊立辉;论教育学视域中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D];河南大学;2005年
7 戴丽丽;城市高中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施小峰;荆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因[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丁俊兰;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荩桢;武汉市中小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29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29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