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师生共读模型的构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3-19 09:00

  本文选题:学习元平台 切入点:师生共读 出处:《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的核心内容,整本书阅读对提升儿童阅读能力与思维水平、对儿童未来的心灵生存状态有长足深远的影响,是新课标着力倡导的方向。该文借助学习元平台在动态记录学生的阅读心得、促进课外广泛深入的互动和分享、辅助教师跟踪监督学生阅读进程等优势,构建了由共同初读、个性化细读、群体研读和反思回读四个步骤组成的师生共读整本书的模型,并针对每个环节提出了操作策略及注意事项。作者在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将此模型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结果表明:共读活动实施之后学生的阅读兴趣显著提高,阅读自主性显著增强,阅读方法和习惯明显改善,学生的提取信息、推断解释、整体感知、评价鉴赏、联结运用的阅读力显著提高,前四个子能力提高幅度更是显著高于对比班,且阅读能力弱的学生进步更大。
[Abstract]:Reading is the core cont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he whole book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ldren's reading ability and thinking level, and on children's future mental survival. This paper, with the help of learning meta-platform, dynamically records students' reading experiences, promotes extensive and deep interaction and sharing after class, assists teachers in tracking and supervising students' reading process, and so on. A four-step model of individual reading, group reading and rereading, which consis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read the whole book together, The author applied the model in practice in Chongwen Experimental School of Lanxi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eading activities. Reading autonom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eading methods and habit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of extracting information, inferring and interpreting, overall perception, evaluation and appreciation, and the use of associ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first four students improved more significantly than the contrast class, and the students with weak reading ability improved mor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育才成功学校信息中心;黑龙江省兰西县崇文实验学校;
【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卓越教师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1-21)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G6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泉根;;论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唐丽娟;;沐浴书香 幸福阅读——谈如何经营班级读书会[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年02期

3 余胜泉;杨现民;程罡;;泛在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资源设计与共享——“学习元”的理念与结构[J];开放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张学青;;点亮阅读之灯——师生共读儿童文学作品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教育;2009年09期

5 王泉根;;新世纪十年“儿童阅读运动”综论[J];学术界;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茂辉;李周航;崔璨;;名校与薄弱学校教育资源联动项目管理策略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1期

2 付海东;;泛在学习网络环境中的技术支持[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3 吴景明;;用奇幻点燃孩子的生态意识——中国当代生态童话简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罗林;涂涛;;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5 李彦忠;孙少坤;肖新华;赵大有;;泛在学习数字化资源技术标准的设计原则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9期

6 杨孝堂;;泛在学习:理论、模式与资源[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6期

7 吴明超;;泛在学习中文学术论文的内容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7期

8 朱yN;王小军;;泛在学习中服务器系统平台的基础架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9 蔡而迅;;泛在学习模式下教师的定位与作用探讨[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张雅君;;《信息检索》公选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J];管理工程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廖红;韩景红;;基于科技馆的泛在学习——中国数字科技馆的实践与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6以科学发展的新视野,努力创新科技教育内容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洁;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郁晓华;个人学习环境设计视角下自主学习的建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傅伟;电子课本模型构建与技术验证[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乌云毕力格;蒙古族当代儿童小说主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楠;E.B.怀特的现实王国[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绍南;泛在学习环境下的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共享机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杨波;大学新型学习环境下个体非线性学习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子锋;Web时代个人学习环境(PLE)探究[D];云南大学;2011年

5 岑建辉;中等卫校计算机教学中的混合学习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章全;论圣野儿童诗的语言艺术特色[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7 党阳;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童话[D];苏州大学;2011年

8 赵晓霞;宗璞童话文体探析[D];苏州大学;2011年

9 张莹莹;鄂华儿童文学创作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晓茜;秦文君“贾里”系列校园小说语言特色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中)[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4期

2 徐光yP ,史元春 ,谢伟凯;普适计算[J];计算机学报;2003年09期

3 李节;;儿童文学:写给有童心的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泉根访谈[J];语文建设;2010年02期

4 余胜泉;;从知识传递到认知建构、再到情境认知——三代移动学习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6期

5 王泉根;;新世纪中国分级阅读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09期



本文编号:1633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33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e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