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家政化倾向的现代性特点

发布时间:2018-03-19 09:30

  本文选题:女子教科书 切入点:家政知识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广泛探索家政知识,为女性构建起科学系统的家政知识体系。教科书的家政化倾向超越了传统,具有现代化的特点。据此应重新认识家政教育的重要意义,教科书的编写要统整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Abstract]:In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omen's textbooks extensively explored the knowledge of home economics and constructed a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system of domestic knowledge for women. The trend of homemaking in textbooks transcended the tradition and ha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ization. Accordingly, the importance of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should be reunderstood. The compilation of textbooks should integrat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nowledge and ability.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女性的崛起——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对妇女解放的意义研究”[08JD20]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清末民初女子教科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CX2013B185]
【分类号】:G4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田;;《新青年》舆论空间中的“女性解放”[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孟鑫;;社会主义女权主义的女性解放理论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06期

3 李桂梅;女性解放与女性主体性意识[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代晓冬;;血泪控诉 深沉咏叹——试论《家》中的青年女性形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聂国心;;“五四”新文学关于女性解放的一个悖论性主题[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吴超平;;由巴斯妇形象的二元对立性解读乔叟的女性解放意识[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杨静;陈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女性解放问题的思考[J];学理论;2009年27期

8 胡足凤;;“中国娜拉”们的出路——《兰花梦奇传》关于女性解放的思考[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岳菲花;;永远的追寻——就女性“躯/身体写作”谈女性解放[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黎欢;女性解放的困境──谈现代文学传统女性形象[J];韶关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毕新伟;;梦醒时分:世纪初的女性启蒙——以吕碧城为个案[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2 王纯菲;;火凤冰栖——中国文学女性主义伦理批评[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3 黎莎;;比较近代中日女子体育之兴起[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阪元弘子;景慧;;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性别问题——以梁启超为主的分析[A];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C];2007年

5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6 李春燕;;鲁迅对于中国妇女问题思考的当代意义[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林吉玲;;男女平等与社会和谐发展[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8 徐翔;;文学研究中的“相似因果性”批判——以对周作人女性观的研究为例[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9 张晶;;从女性主义视角看译者主体性——浅谈《紫颜色》男女译者的译作特征[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爱芹;;天津报刊与曹禺早期媒体形象[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士兵;女性解放的风该往哪儿吹?[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本报驻巴黎记者 何农;长裤、乔治•桑和女性解放[N];光明日报;2004年

3 徐晓;尊重女权首先要靠女性自尊[N];常州日报;2006年

4 之间;母亲节,,反思女性的经济文化境遇[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金雅;女性命运的文学风标[N];文艺报;2001年

6 任松筠 时文甲;女性教育如何面对“女性中性化”潮流[N];新华日报;2006年

7 仇逸邋刘丹;淑女教育风行 时尚还是回归[N];经理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肖莹;时尚界的“第一”评点[N];中国纺织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浦军 本报记者 于彤;慈禧原是女性解放先驱[N];北京科技报;2006年

10 尹旦萍;20年代的废娼运动[N];中国妇女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卓;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女性解放[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庄莹;少年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学生形象流变(1895-1945)[D];复旦大学;2012年

3 秦美珠;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4 程亚丽;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璐;困境中的反叛与突围[D];吉林大学;2008年

6 赵丽妍;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虞晖;当代英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对女性受压迫问题的新探讨[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9 周乐诗;清末小说中的女性想象(1902-1911)[D];上海大学;2010年

10 胡晓红;走向自由和谐的两性关系[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昕;中西方文学中女性解放主题的比较[D];辽宁大学;2013年

2 刘玉秋;再生的焦虑[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方阳;有岛武郎与日本近代女性解放[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嵇蕾;关于濑户内晴美的《花芯》[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魏李娟;何处是归程[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冬梅;论性别文明[D];河北大学;2004年

7 马美爱;前行者的足迹[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8 滕玉敏;“五四”婚恋小说的叙事与性别[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方;民国时期的新兴职业女性[D];吉林大学;2006年

10 黄真真;法律与女性离婚[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33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33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d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