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以“高能实践”为支架的教师教育课程田野叙事

发布时间:2018-03-25 14:00

  本文选题:高能实践 切入点:教师教育 出处:《外国中小学教育》2014年07期


【摘要】:高能实践是美国近年来教师教育领域被讨论较多的核心概念,即通过在教师教育项目中植入结构性的实践单元,帮助教师掌握教学中的关键技能。在高能实践理念的发源地密歇根大学,研究者基于对一个英语教师教育项目实施过程的田野观察,展开了一次叙事研究,以呈现这种教师教育活动的直观面貌,并探讨了其对于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Abstract]:High-energy practice is a core concept that has been discussed in the field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ecent years, that is, through the implantation of structural units of practice i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Help teachers master key teaching skills.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ome of the high-energy practical concept, researchers conducted a narrative study based on field observat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a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project. In order to present the visual appearance of this kind of teacher education activity, and probe into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teacher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1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中小学构建变革意义的机制研究——以学校话语系统为视角”(项目批准号B13036)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佳;吴刚平;;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2 林一钢;;教师信念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刘君;;韩国和美国技术教师教育培养的认识和比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20期

4 赵凤兰;;美国教师教育的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0年09期

5 王加强;;十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与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4期

6 郭涛;;西安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回顾与展望[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王松美;美国加州教师教育机构认证制度述评[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8期

8 黄宇星;;教师职业专业化及其发展对策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汪开军;;后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教师教育述评[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艳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知识——近20年来美国教学“知识基础”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小雅;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成立[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师教育创新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 符德新;促进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共享[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 吴红耘;探索教师教育课程开发的核心内容[N];中国教育报;2011年

5 ;课改动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关注2004[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李曜明;先培训 后上岗 不培训 不上岗[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新课程改革开启中国课程发展新纪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曜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和管理队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符德新;教师网联计划:教师教育的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赛;儿童学习结果取向的美国教师教育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君;封闭、开放与综合[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强;知德共生:教师胜任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美;面向知识社会的教师学习——发展适应性专长[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婧;印度教师教育课程计划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yN;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之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黄琳;中美当代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美君;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胡們;21世纪美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共生机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方林;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14年

7 饶武;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演进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胡雅瑾;中美两国教师教育课程比较[D];苏州大学;2007年

9 吴迪;苏格兰职前教师教育课程鉴定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戴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63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63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1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