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近代上海教育发展中的民间参与
本文选题:近代上海 切入点:教育发展 出处:《史林》2014年03期
【摘要】:民间参与是教育发展不可或缺的重大因素。其参与形式多样,其中捐款和设立基金会是浅层次的参与,组建教育社团、编纂出版教科书籍和教育类专业杂志、办理私立学校属深层次的参与。近代上海教育发展中的民间参与,囊括了诸种形式,堪称全方位的参与格局。其形成与近代上海社会的先发性开放有着直接的内在关联,其维持是民间力量和政府力量巧妙博弈的结果,其最大价值是教育民主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体现。
[Abstract]:Civic particip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ts participation takes many forms, including donation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oundations, the formation of educational societies,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educational books and specialized educational magazines, Handling private schools is a deep level of participation. The folk particip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hanghai education includes all kinds of forms and can be regarded as an all-around pattern of participation. Its formation has a direct inter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e-emergence and opening of modern Shanghai society. Its maintenance is the result of ingenious game between folk forces and government forces, and its greatest value is that educational democracy has been fully embodied.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基金】: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近现代上海私立学校研究》的中期成果。项目批准号:13BZS096
【分类号】:K25;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红;论近代上海海关税务司制度的建立[J];山东社会科学;1993年02期
2 朱从兵;上海小刀会起义的酝酿与太平天国的关系初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黄逸平;;近代上海帮会性质的若干变异[J];探索与争鸣;1993年06期
4 洪煜;;近代上海报贩职业群体研究[J];史学月刊;2008年12期
5 陈正书;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历史案件——考英商美查兄弟公司上海榨油厂[J];史林;1992年01期
6 蒋贤斌;彭善民;;公共卫生与城市现代性:1898—1949年的上海[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7 李黎明;;浅析近代上海摊贩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条件[J];齐鲁学刊;2008年05期
8 张浩然;;租界与近代上海市政现代化[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9 朱弘;城市研究与上海研究的新实践[J];近代史研究;1992年02期
10 彭晓亮;;关}E之与上海会审公廨[J];史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江文君;;万家灯火:民国时期的上海小家庭[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2 任冉冉;;民国时期上海童工问题研究[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3 ;《近代中国》一至九辑目录[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4 沈祖炜;;评久保亨对新裕纱厂的研究[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5 陆兴龙;;《长江沿江城市与中国近代化》出版[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葛剑雄;近代上海与辛亥革命[N];文学报;2011年
2 ;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N];文汇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朱珉迕;张园:革命思想的策源地[N];解放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彦军;近代上海社团发展及其社会管理意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2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艾萍;变俗与变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D];复旦大学;2006年
5 何益忠;从中心到边缘[D];复旦大学;2006年
6 石莉;清末民初上海画派与民间赞助[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王少清;晚清上海:西方物质文明与新知识群体的近代体验(1843-1894年)[D];南开大学;2009年
8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9 苗青;盛宣怀与近代上海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阮清华;上海游民改造研究(1949-1958年)[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如怡;近代上海医学教育的“英美体系”[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2 熊友冬;近代上海工商业者的佛教情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方妍;近代上海儿童娱乐世界的徜徉(1915-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姚凡;宁波旅沪同乡会教育事业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5 马萍萍;晚清海派园林剖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邱淑娥;中国救济妇孺总会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7 李长庆;近代上海黑社会的苏北人[D];扬州大学;2012年
8 王郡;迎拒之间的变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9 李婷娴;近代上海公共租界防疫工作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高萍萍;近代上海木材业及其从业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4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64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