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检验一个间接效应模型
本文选题:父母支持 切入点:友谊质量 出处:《心理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以560名5、7、10年级学生为被试,检验父母支持、友谊质量与孤独感、抑郁的关系是否符合间接效应模型及其模型适用性问题。结构方程建模及群组分析结果发现:(1)总体上,间接效应模型成立,父母支持既直接影响孤独感和抑郁,也通过影响友谊质量进而影响孤独感和抑郁状况;(2)从具体适应问题看,间接效应模型对于孤独感和抑郁均显著,但更适用于对孤独感的预测;(3)从发展阶段看,间接效应模型仅适用于童年晚期和青少年早期,且更适用于童年晚期;(4)从性别角度看,间接效应模型对两性均显著,但更适用于男生。结果提示,父母支持、友谊质量对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均符合间接效应模型,但该模型的适用性可能因具体适应问题、发展阶段和性别而有差异。
[Abstract]:In order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al support, friendship quality and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indirect effect model, 560 students in grade 10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group analysis showed that: 1) on the who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iendship quality and loneliness was related to the indirect effect model 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and the results of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d group analysis showed that: 1. The indirect effect model was established. Parental support not only directly affected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but also influenced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by influencing friendship q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fic adaptation problems, the indirect effect model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But it is more suitable for predicting loneliness. From the development stage, the indirect effect model is only suitable for the late childhood and early adolescence, and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late childhood.) from the gender perspective, the indirect effect model is significant for both sex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s of parental support and friendship quality on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ndirect effect model, but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odel may vary with the specific adaptation problem, development stage and gender.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190022)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J12WH15) 山东省“十二五”特色重点学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105)支持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宫秀丽;刘长城;魏晓娟;;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基本特征[J];青年探索;2008年05期
2 王君;张洪波;胡海利;陈琳;张正红;宇方;李伟斌;魏锁;;儿童抑郁量表在合肥市中小学生中的应用[J];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04期
3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4 赵景欣;刘霞;申继亮;;留守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网络与其抑郁、孤独之间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视角[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1期
5 张锦涛;刘勤学;邓林园;方晓义;刘朝莹;兰菁;;青少年亲子关系与网络成瘾:孤独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6期
6 方杰;张敏强;邱皓政;;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1期
7 张文娟;邹泓;梁钰苓;;青少年父母支持的特点及其对社会适应的影响: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2期
8 张晓;陈会昌;张桂芳;周博芳;吴巍;;亲子关系与问题行为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型:对儿童早期的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08年05期
9 田录梅;陈光辉;王姝琼;刘海娇;张文新;;父母支持、友谊支持对早中期青少年孤独感和抑郁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2年07期
10 卞冉;车宏生;阳辉;;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玲;亲子关系结构下的家长教养方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陈衍;陈新宇;;亲子关系研究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韦耀阳,李晓;高中生人际信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滨州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4 王钢;张大均;吴明霞;;中学生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学业自我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5 李萍;;亲子关系与儿童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蒋柳;冯维;;聋校与普校中学生焦虑及其应对方式比较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田晓霞;王艳蓉;潘玉进;;留守儿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缪周芬;;小学儿童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9 王艳军;何秉燕;方丽辉;李慧娟;;湖北仙桃农村留守儿童健康状况的初步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1年12期
10 李阿芳;王文乔;;学前儿童情感体验缺失的问题探析[J];当代学前教育;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利刚;罗静;高文斌;;儿童抑郁量表在中国农村儿童中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2 王丁;张芳芳;高文斌;;流动儿童自尊、应对方式与情绪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孟秀红;何成森;;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丽莹;小学儿童合作观念与行为的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近;反向抵押贷款风险定价模型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王鹏耀;网络能力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简福平;不同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对亲情缺失信息的加工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沈梦英;中国成年人锻炼行为的干预策略:TPB与HAPA两个模型的整合[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邓芳;儿童特发性性早熟环境危险因素及其身心发育分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8 陶颜;金融服务模块化创新:过程机理与创新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9 任宗强;基于创新网络协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机制与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姜泰元;信息技术、供应链协调、供应链整合与港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淑玲;跨文化胜任力和工作伙伴支持对外派人员绩效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陈高尚;四川地震灾区灾后小学生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杨倩倩;小学高年级儿童人际交往专题的教案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海娇;青少年亲子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特点及其与抑郁和孤独感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俊红;4-6岁幼儿社会性行为、同伴接纳对友谊质量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徐敏;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社交焦虑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1年
8 胡书兰;大学生情绪弹性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D];河南大学;2011年
9 钟平;抑郁障碍患者应激知觉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杨阳;IT企业员工心理资本与离职倾向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艳;邹泓;;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王凯,苏林雁;8~10岁儿童抑郁症状的随访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5期
4 黄洁华;人本主义对孤独感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5 郭良婧;;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其优化措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6期
6 陈会昌,叶子;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4期
7 徐安琪;张亮;;父职参与对孩子的效用:一个生态系统论的视角[J];青年研究;2008年09期
8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J];人口学刊;2006年03期
9 杨雪梅;城市小学生的孤独感及其与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10期
10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宇;;儿童发展心理学探讨[J];价值工程;2010年30期
2 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3 赵冬梅;周宗奎;;童年中期同伴关系的变化对孤独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4 周宗奎;孙晓军;向远明;刘久军;;童年中期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交叉滞后分析[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5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Hsueh Yeh;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年06期
6 谭千保;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陈会昌,谷传华,贾秀珍,双赫,饶锋,任芳,张荣华,单玲;小学儿童的交友状况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3期
8 张雪琴;大学生孤独感的分析与调适[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8期
9 李玲;王站站;;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芳;刘世瑞;;大学生孤独感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J];科学决策;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娇;张文新;Doran C.French;田录梅;;青少年亲子依恋、友谊质量与内化问题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朱婷婷;;童年中期社交退缩类型与友谊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黄磊;吴怡然;王耘;;高中生学校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童年中期儿童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中介效应的检验[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赵阿勐;刘宣文;;大学新生的移动电话使用对入学后孤独感的影响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冬梅;;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相互预测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孙晓军;周宗奎;;中美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马利艳;雷雳;;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服务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张晓培;孔祥海;石文典;;大学生依恋类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嘉玮;崔光成;张冬冬;;初中一、二年级学生孤独感的相关因素及其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明贤;走出孤独的困境[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黄永明;孤独的代价[N];南方周末;2011年
3 高桂英;矫正学习不良儿童的孤独感[N];甘肃日报;2004年
4 ;如何消除孤独感[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5 清源;如何消除孤独感[N];民族医药报;2002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都市人为何难逃孤独感[N];北京科技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李振辉 通讯员 宁习源;“空巢老人”如何摆脱孤独感[N];广东科技报;2008年
8 记者 汤南;广州独生子女孤独感低于京杭[N];信息时报;2003年
9 北京军区总医院心理门诊硕士 黄秀琴;网络成瘾像赌博[N];健康时报;2004年
10 一凡;面对青春期的孤独感[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3年追踪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婵;青少年积极品质的成分、测量及其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景晓路;航天模拟环境对小组心理的影响及干预[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胡寒春;青少年核心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特征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尹可丽;中国成人心理健康维护方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刘金同;初中生自杀意念的个体易感因素及心理干预效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冬梅;童年中期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和社交自我知觉[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超;青少年压力知觉、孤独感和抑郁情绪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淑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改善医科大学一年级学生孤独感的实效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谭静;儿童友谊、同伴接纳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艺敏;河南省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8 张菊英;初中生情绪智力、友谊质量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瑞;研究生学业拖延、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10 罗春燕;壮族、汉族青少年友谊质量、孤独感与外化问题行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4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8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