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的艺术性及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联

发布时间:2018-04-01 22:08

  本文选题:教育艺术 切入点:教育科学 出处:《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摘要】:教育既有科学的品性,也有艺术的格调。教育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整合和有机统一。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是将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阐释和论述的,而对教育的艺术性剖析和探究尚显单薄,这在一定程度上窒息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影响了教育的深化改革和有效推进。缘何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如何理解教育艺术?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可为我们洞悉教育的艺术特性,穷究教育的科学性格,促进教育艺术和教育科学的良性互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Abstract]:Education has not only the character of science, but also the style of art.Education is the perfect integration and organic unity of science and art.However, the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take education as a science to explain and discuss, but the artistic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education is still weak, which to a certain extent stifles the vitality and vitality of education.Has affected the education deepening reform and the effective advancement.Why is education an art?How to understand the Art of Education?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t of educ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education?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can provide a useful reference and inspiration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 to study the scientific character of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educational art and educational science.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学校制度文化的育人机制研究”[CFA120121]
【分类号】:G4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洋;试论美术课教学坡度及其美感效应[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朱丽清;刘德源;苏付保;苏杰南;;高职院校森林环境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4 莫志华;;试论语文课堂学习方法的优化——独立学院艺术生学习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5 陈琦;马夫轲;;浅论小学语文中的愉快教学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6 陶湘;王任坤;;教育视野下的《红楼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7 吕伟芳;;浅谈激励在中小学生教育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8 林丽雅;林婷婷;;病理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丁丽萍;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整体护理教学查房中的应用[J];安徽医药;2005年11期

10 冯为民;语文教师的暗示能力与语文教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家斌;;论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晓玲;刘中猛;;论教学的彻底性:一种再建构的历史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龙裕;;素质教育应抓好学生习惯养成[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陶纪秋;;幼儿园艺术教学的教学艺术[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蔺红;晁勤;;电磁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罗军;刘飞;;军校《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郭晓农;;浅谈遗传学教学改革[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10 何丽君;逯晓萍;;农业院校遗传学教学模式改革与综合素质型人才培养[A];高等院校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4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文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晓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桃华;蒙学的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升日;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海燕;非言语交际手段与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海兰;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忠;;班主任工作:教育艺术与教育科学的完美结合[J];成才之路;2009年17期

2 郭海燕;教育艺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艺术;1999年04期

3 郭海燕;;再论教育战略与教育艺术[J];教育艺术;2008年10期

4 ;致主编的一封信[J];教育艺术;2000年03期

5 ;好建议 好措施 好办法——广大读者关爱《教育艺术》[J];教育艺术;2004年11期

6 ;欢迎订阅2010年《教育艺术》月刊[J];教育艺术;2009年11期

7 ;欢迎订阅2010年《教育艺术》月刊[J];教育艺术;2009年12期

8 ;欢迎订阅2010年《教育艺术》月刊[J];教育艺术;2010年02期

9 ;欢迎订阅2010年《教育艺术》月刊[J];教育艺术;2010年03期

10 ;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章程[J];运城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虎;石剑虹;曾贵华;;周期衍射关联成像[A];第十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2年

2 韩震;;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特色教育科学的探索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燕杰;;落实素质教育的奥秘之教育艺术[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4 陈乃林;;终身教育理念观照下的社区教育[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清;施晓虹;刘进梅;谭丽梅;郑君;;加入WTO对我国林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宁传刚;张书锋;任雪光;苏国林;邓景康;黄艳茹;杨铁成;刘昆;李桂琴;;用基于格林函数的ADC(3)方法研究电子动量谱[A];第十三届全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李燕杰;;教育艺术与创新智慧(提纲)[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陈勇;杨魏萍;廖晋芳;周建大;邹永华;殷照初;倪斌;;一个先天性并指多指家系的基因连锁及HOXD13基因分析[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韩颖;;论信息工程监理对推行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A];第十九届中国(天津)'2005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郭琪瑶;;计算数据分析在学生管理决策中的模式应用[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宝立;构建教育科学繁荣的新平台[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马璇;全面提升教育科学发展水平[N];深圳特区报;2008年

3 晓红;IT培训“达内风” 波及国内外[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4 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正处级督学 伍志平;关于推进郴州教育科学发展的思考[N];郴州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李海燕;吉林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开展科技下乡[N];四平日报;2008年

6 焦苛;在体制创新中发展教育科学[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科学和谐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张圣华;谁在启发教育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邱凌;以教育科学普及和研究为己任[N];朝阳日报;2008年

10 吕扬;第三届中国教育科学论坛闭幕[N];陕西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平;基于IIM的关联基础设施系统的脆弱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杨英;pre-miRNA遗传多态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及首钢男性人群总胆固醇水平与高血压对致死性心血管疾病综合作用的前瞻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3 何学智;微波凝视关联成像的信息处理方法与仿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卢威;公务员组织公平感和工作满意度对关联绩效影响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岑为;基于重构模型微孔介孔介质孔隙结构与扩散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6 邱天;金融动力学唯象分析和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7 郭强;知识与行动:一种结构性关联[D];上海大学;2005年

8 张爱玲;FDI的技术外溢机制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韩卫星;洪大容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化之关联[D];延边大学;2006年

10 张舒;基于消费者类型的购物中心关联购买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晓平;期货市场中的关联账户组识别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周春光;基于多检测融合的稀疏变异关联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米光灿;基于压缩传感的关联成像算法仿真和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许迎迎;社会网络中关联用户的挖掘与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白旭;基于热光源压缩关联成像方案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6 胡孝斌;相对论重离子碰撞HBT疑难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郭改玲;思想政治教育艺术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吕淑香;关联—顺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蓄意歧义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9 徐琼;城市商业微区位关联效应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胡耿;为谋新教育中国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97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97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b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