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十度”听评课标准的建立及其作用
本文选题:三维十度 切入点:听评课 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摘要】:听评课活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而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如何让这一活动更加科学,增加其有效性,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课题。"三维十度"听评课标准就是基于这一点创生的。通过这一标准的实验和应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快提高,新型的、健康的课堂形式得以确立。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 listening and evaluating activitie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how to make the activities more scientific and more effective? It is a very practical subject. The standard of "three dimensional ten degrees" listening and evaluating is based on this point. Through the experi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standard,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improved quickly, and a new and healthy classroom form has been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宣传中心;河北邯郸永和学校;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基础教育阶段‘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理论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BHA100069)
【分类号】:G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谷平,徐立清;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宗树兴;;小组合作学习是落实新课改的必要条件[J];基础教育课程;2013年10期
3 肖少北;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与教学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永珍;;“水泥设备巡检与维护”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黄永珍;;“教学做合一”在《设备巡检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毕明生;;职教视野中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的再认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曾金霞;;教师的心理修养对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9期
5 李涛;关于建国以来中苏教育交流史研究状况的综合评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6 陆剑春;;班级自主管理: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7 钱雪琴;;给点阳光就灿烂——谈中职生的心理疏导[J];才智;2011年07期
8 杜改仙;;陶行知的“学生自治”思想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借鉴价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9 田丽娟;;守护学生的心灵——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成才之路;2010年33期
10 许丽珍;;从游戏视角看幼儿教育[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苑青松;唤醒与契合:言语生命的赋形[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史成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早期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丽;追寻学习的生存论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成海;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连续统观点下的教师教育范式:理论基础与结构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颛孙伟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存新;中职工科专业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桂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尝试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古鸿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张雁平;网络文化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正面影响及其实践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黄立宇;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段落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曹强;中师美术教学中因材施教理念下的分层次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隋慧诚;孔子的育人艺术及其现代价值[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罗国锋;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丁一;地方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课程研究性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毕景涛;;校长听评课的四个关注[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6期
2 吴传刚;;简论农村学校听课评课理念的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1年15期
3 谢利民;;论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素质[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5期
4 陈家颐;;评课中的心理偏差与调节[J];学校管理;1996年02期
5 ;文摘[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Z1期
6 毕景涛;;校长听评课如何克服学科屏障[J];教书育人;2011年23期
7 徐凯;;课堂教学有效性缺失分析[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7年01期
8 付黎黎;;听评课:指向合作的课堂观察[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2期
9 王传金;谢利民;;论有效课堂教学的教师基础[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年01期
10 宋文一;;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评课[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吉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建——谈取消讲台的课堂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2 陈顺森;张日f;;箱庭疗法缓解初中生考试焦虑有效性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殷燕;;学会知识管理 释放隐性能量——浅谈“知识管理理论”对课堂教学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李林英;;大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大学课堂中对话式教学的实践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5 张卫民;;坚持课题实验 提升学校品位——“教师队伍建设及骨干教师培养”课题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郭德俊;李玲;;改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就的自我功效途径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廖大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刍议[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8 林禄云;;师徒结对体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9 张宏宇;;大学生心理评估系统的建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曹筱燕;陈楚侨;宗纪刚;史艳芳;王玉娜;;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应对灵活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金高(作者单位系福建省莆田市华亭学区);课堂教学改革要选准突破口[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邓猛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学改革应以异质平等为目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宋华 陈德亭;高扬素质教育的大旗[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驻站记者 杨军 通讯员 高雅东;享受教育 快乐成长[N];赤峰日报;2010年
5 陈国平 魏为q,
本文编号:1697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69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