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上的教育新概念:非连续性教育——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的启示
本文选题:博尔诺夫 切入点:非连续性教育 出处:《继续教育》2014年12期
【摘要】: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是教育史上的新概念,它具有非控制性和强影响性的特点。非连续性教育在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过程、教育教学内容及教育教学环境方面,给我国现代教育很多的启示。
[Abstract]:Bolnov's idea of discontinuous education is a new concept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control and strong influence.Discontinuous education has a lot of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al teaching idea, educational teaching process, educational teaching content and educational teaching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雷云,吴定初;非连续性教育再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3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7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徐在中;;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3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5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佳;;中小学STS教育的反思——基于《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的解析[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宏图;;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6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悦;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曼红;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及其建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易凌云;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迪[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3 李兴洲;非连续性教育及其价值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7期
4 于凤银;试论非连续性教育视野中人的发展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崔随庆;;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解读[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10期
2 余承海;龙文祥;;博尔诺夫的幼童教育思想探析[J];皖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张更立,刘云艳,郑科红;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理论对现代幼教的启示[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赵丹丹;焦东良;;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科学教育;2009年01期
6 张广斌;;博尔诺夫的哲学人类学研究范式及其教育意蕴[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吕珩;解读“遭遇”、“危机”[J];中国教师;2004年12期
8 蒋晟;;博尔诺夫幼儿教育思想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丹丹;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0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20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