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秉文与陶行知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的互动与选择
本文选题:郭秉文 + 陶行知 ; 参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郭秉文和陶行知在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上目标和理念高度一致,在行为措施上相互配合,一方面引进欧美新教育思潮;另一方面推进男女同校、教学合一、学生自治、调查试验,并促使中国教育融入世界新教育潮流,取得了当时中国教育上登峰造极的成就。由于人生际遇和选择的差异,陶行知更为激进、持续的教育改造言行,使得他比郭秉文对中国教育现代化产生更为全面深刻的影响;郭秉文则以较平和的心态寻找平衡点用力,以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远见和力行为中国现代大学建设留下了极大的借鉴价值。
[Abstract]:Guo Bingwen and Tao Xingzhi are highly consistent in their goals and concepts in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They cooperate with each other in behavior measures. On the one hand, they introduce new trends of thought in educatio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promote co-education,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student autonomy.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experiment, Chinese education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China's education at that time.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in his life chances and choices, Tao Xingzhi was more radical and continued to reform his words and deeds of education, which made him hav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impact o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than Guo Bingwen. Guo Bingwen, on the other hand, sought a more balanced point of strength with a more peaceful mind.With its foresight and practice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it has left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universiti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5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浩斌;;现代化与现代化理论的全球化逻辑[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欧阳哲生;;胡适与西方近世思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胡海梅;;美苏民族政策比较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李安;;略谈中印传统文化之差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宋一;;党的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展的重要成果[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庄乾;朱波;张小敏;;构建和谐社会的行政障碍研究——以公共行政学的视角审视[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王世荣;论文化时代[J];安康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8 叶青;文明的冲突与冷和平——对阿以冷和平的个案分析[J];阿拉伯世界;2001年02期
9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J];阿拉伯世界;2002年02期
10 杨尚武;中东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J];阿拉伯世界;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名家;;论文化与经济的关系[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杨明;;中国道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军;David Willer;Pamela Emanuelson;;强制关系:理论模型及实验检验[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姚文放;;审美文化学研究的现代视野[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虞崇胜;;倡导“和而不同”的政治文明观[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6 ;On the Clash and Coexistence of Human Civilizations[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7 汤一介;;“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哲学对话与文化交流”哲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8 王锁劳;;“伊斯兰”概念在国际关系中的曲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9 郑s,
本文编号:17412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41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