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从“发展主义”到“他者关怀”——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6 11:01

  本文选题:教师专业发展方式 + “发展主义”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摘要】:发展方式问题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发展方式导向不同的发展实践。在"发展主义"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思维的"形而上学"、主体的虚幻性以及愿景的无限性等问题。而在"他者关怀"视域下,作为"他者"的教师具有异质性、交往性特征,是追求超越的自觉体。"他者关怀"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强调自由的专业发展关系和多样化的专业发展路向,注重教师的责任与伦理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要从"客位发展"转向"主位发展",从"精英发展"转向"草根发展",从"均衡发展"转向"差异发展",从"标准评估"转向"责任邀约"。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mode is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search,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way guides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practice.Under the paradigm of "developmentalism",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has produced the problems of "metaphysics" of thinking, the illusory nature of the subject and the infinity of the vision.In the field of "other care", teachers as "other" have heterogeneity and communic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y are conscious bodies pursuing transcendenc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ing for others" emphasizes fre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lations and diversifi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aths, and emphasizes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and ethical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to change from "guest development" to "thematic development", from "elite development" to "grassroots development", from "balanced development" to "differential development", from "standard evaluation" to "responsibility invit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江西省萍乡市安源中学;
【基金】: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RZZ2012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鲁洁;;超越性的存在——兼析病态适应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孙庆斌;;从自我到他者的主体间性转换——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性理论走向[J];理论探索;2009年03期

3 王爱菊;;教师专业化批判——兼论教师幸福[J];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18期

4 李宜江;;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限度与实践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Z2期

5 龙柏林;主体性黄昏:特指还是泛指?[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军虎;;后现代主义对“人类中心论”的批判[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张俊;“视域融合”及其现代性意义检审[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魏建国;;“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J];北方法学;2010年05期

4 蒙冰峰;廉永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应然转向[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郑元景,余章宝;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双向维度[J];北方论丛;2005年03期

6 韩鹏云;;“主体间性”视域中的行政关系理论维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胡庆山;郝秀艳;;主体间性视角下体育课程实施多元主体融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段玉洁;;科学主体论美学观中的主体性初探[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1期

9 王海滨;;试论构建和谐社会蕴涵的哲学思维方式[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10 沙琦,冯建军;论主体间性及其教育[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海滨;;和谐社会的哲学意蕴[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2 杨兆山;张海波;;发展性适应:学生适应问题的教育学阐释[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冯建军;;人的主体地位的发现与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7 卓立;历史相对主义的脉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郝涛涛;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关怀思想评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莉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名师影响与作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文飞;浅议社会主义语境中的主体意识[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福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启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绪宗刚;哲学视域下人的尊严及其对生命伦理学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章亮;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王晶;师生主体间性视阈下的中学德育课教学过程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石中英;缄默知识与师范教育[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耿申;;专业化教师应是怎样的形态[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8期

3 宋广文;魏淑华;;论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本文编号:1758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58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