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文化的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博弈与嬗变
本文选题:教学文化 + 封闭性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摘要】:教学文化是教学主体以符号为中介,在教学交往中多向交流而建构起来的教学生活方式。它具有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双重特征。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博弈与嬗变推动着教学文化的革新。从教学目标多元化状况、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使用状况、师生教与学的经验交流状况、学生学习方式的开放程度、教学评价依据因素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当代教学文化正在从封闭转向开放,成为一种教学思潮,影响着教学生活,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提供思想的沃土和教学实践的自由空间。
[Abstract]:Teaching culture is a teaching life style constructed by multi-direction communication in teaching communication.It is characterized by both closure and openness.Closed and open game and evolution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culture.An investigation is carried out in such aspects as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us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ources, the exchange of experienc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openness of students' learning methods, the openness of teaching evaluation based on factors, and so on.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contemporary teaching culture is changing from closed to open, becoming a trend of thought in teaching, affecting teaching life, and providing fertile soil for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promotion of teachers and free space for teaching practice.
【作者单位】: 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2010年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学校和谐文化生态机制建设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JG1024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余文森;试论教学的开放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7期
2 潘泽南;形成创新教学课堂氛围的“五大因素”[J];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02期
3 龚孟伟;;当代教学文化的本质与特征新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7期
4 项贤明;;“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宝光;;科学教育的人性追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2 白秀丽,李晓莉,董金玲;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付艳芹;;试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发展现状与应对策略[J];成功(教育);2007年01期
4 傅艳琴;;从“明谢”谈职业教育的“茫然”[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5 容东林;刘娟娟;刘启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对师德建设的影响[J];成人教育;2009年01期
6 王卿;;高职院校德育课程生活化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贺飞;;非正式教育在农村教育中的作用——以皖南汪村为个案的社会学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卢长娥;;“回归生活”视野下的少儿舞蹈艺术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年01期
9 马玉芬;;巧设教学情境——构建思想品德课活力课堂[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10期
10 姜克印;谈数学教学的开放性[J];福建中学数学;2005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更立;异化与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姚远峰;寻求意义:现代教育之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余文森;个体知识与公共知识[D];西南大学;2007年
7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9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U,
本文编号:17670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76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