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形态及其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03 07:01

  本文选题:教师 + 评价素养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11期


【摘要】:在不同语境下,教师教学评价素养可以分别理解为教师评价行为的特征、教师评价学生的手段以及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机制等不同形态。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三种形态,在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功能特点、发展路径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具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
[Abstract]:In different contexts,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literacy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evaluation behavior, the means of teachers' evaluation of students, and the mechanism of teachers' interaction with students. The three forms of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literacy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and values in the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path and application scope of teachers' teaching evaluation literacy.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存在论视域下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4YJC880104)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周文叶;周淑琪;;教师评价素养: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2 李伟斌;张李娜;;休谟道德哲学新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郑东辉;;发展教师评价素养:学业评价政策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3年02期

4 钟启泉;;课堂评价的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01期

5 王帅;;教师评价偏见与反偏见评价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金;休谟问题及休谟的解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徐庆年,王达敏;钱钟书与休谟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4 姜智红;;休谟怀疑主义述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陶富源;物质概念三种涵义的区别及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王建文;;论产权制度的伦理意蕴[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叶常林;;西方分配正义理论综述[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罗本琦;司法公正的实质及价值评价[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颜旭;;政工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论社会科学的事实[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3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云国强;吕品;;从娱乐的文化起源、本质解析电视传播的娱乐功能[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何华青;吴彤;;实验的可重复性研究——新实验主义与科学知识社会学比较[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6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7 陈其荣;;唯科学主义:基本特征、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超越[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羽佳;;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欧阳恩钱;钭晓东;;论海洋灾害的适应:从环境保护与灾害应对法制统筹展开[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11年

10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7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先林;自由与秩序[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彬;慈善意识:我国慈善事业的伦理困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卫方方;亚当·斯密交换伦理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君君;走向生活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建国;沈阳市国有资产退出模式选择[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慈海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王伟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伦理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燕;;关于教育考试立法的思考[J];湖北招生考试;2008年12期

2 崔允o7;;教师应先学会评价再学习上课[J];基础教育课程;2008年11期

3 郑东辉;;教师评价素养内容框架探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10期

4 张敏强,刘晓瑜;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评价考试体系的完善[J];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5 刘复兴;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6 王少非;;教师评价素养的现状、框架及发展建议[J];人民教育;2008年08期

7 安桂清;李树培;;课堂教学评价:描述取向[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2期

8 周群;雷新勇;;从单纯考试向全面评价发展——考试机构应对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01期

9 崔允泖;刘辉;郑东辉;;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统考情况调研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03期

10 郑东辉;;中小学教师评价素养状况:来自Z省的报告[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思东;周国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问题与改进[J];中国地质教育;2006年03期

2 谭铁军;李颂明;;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与改革[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21期

3 王若梅;;近十年国内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综述[J];江苏高教;2008年03期

4 曾静;彭司萍;龙正平;;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J];大学数学;2010年S1期

5 袁永和;;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刘玉丽;叶海莉;葛列众;;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的实证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09期

7 梁伟东;;中美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03期

8 李荔;;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冲突与消除策略[J];教书育人;2014年01期

9 李晓华;;浅谈体育教师教学评价方式[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2年12期

10 朱建业,聂延吾;综合运用教师教学评价信息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义杰;徐美荣;卢鑫;崔云安;;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李雯;教学奖励岂能只看教学结果[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通讯员 刘向永;铁东实验小学创新教师教学评价体系[N];四平日报;2009年

3 记者 宗时风;创新活动载体 提高教育质量[N];宁夏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李永杰 实习记者 章昕颖;科研与教学不能走向对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学莎;基于教师知识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颂明;我国高校建立发展性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探索[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蒋萍;中小学教师教学评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琴;医学院教师教学评价质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丹丹;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6 张桂萍;人性化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7 李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丹;基于多元评价模型的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9 彭敏;教师教学评价素养的结构与发展路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赵欢;高校教学理论视野下的教师教学评价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37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37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a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