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历史视角下“农村教育”含义辨析

发布时间:2018-05-07 11:34

  本文选题:农村 + 农村教育 ; 参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农村"和"农村教育"都是历史概念,产生于近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历史背景下。虽然当下已经成为普遍使用的词语,但它却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下,它的存在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前提,并且随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农业、农民、农村三者的关系及其变化,导致"农村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不同层面的"农村教育"含义也指代了农村教育的不同形式。
[Abstract]:"Countryside" and "Rural Education" are historical concepts, arising from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ual structure in modern times. Although it has become a popular word, it is produced in a certain soci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its existence and use have certain premises, and change with the change of social condition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griculture, farmers and rural areas and their changes lead to the broad sense and narrow sense of "rural education", and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rural education" refer to different forms of rura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9年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国农村教育百年历史考察与当代关照研究”(批准号:2009JJD880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明庆华,程斯辉;发展我国农村教育要处理好几个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申睿;;《原本玉篇残卷·糸部》或体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陈源源;;《大正藏》本《妙法莲华经释文》校勘十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9 钱广荣;;推己及人:儒学和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丁震峰;;异体字的文化传承作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郑君;基于文献的中药毒性认识变化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志明;战国文字异体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瑞;民事审级制约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益群;;农村教育要和农业携起手来[J];民主;2003年10期

2 余世存;;农村教育:一个关乎良心、历史和正义的问题[J];理论参考;2003年08期

3 ;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6期

4 李政涛;农村教育缺什么?[J];中小学管理;2004年09期

5 陈飞;优异成绩的背后——美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0期

6 本刊编辑部;为发展农村教育提供优质服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4年01期

7 马娟;关于加快发展农村教育的思考[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施滋英,阮少伟;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探索[J];中国西部科技;2004年08期

9 杜育红;农村转型与农村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人民教育;2004年20期

10 王佑萌;关于农村教育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家骥;;四川农村教育30年——农村教育30年变化巨大,贡献突出,树立了丰碑[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李少元;;我国农村教育的历史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牟永皓;;由三代教师的服务意识,看农村教育的隐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阳欢;李峰;;江西省农村教育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姚蓉;;发展农村教育与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祝清俊;宋康;刘振栋;孙永堂;;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农村教育水平滞后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潘琴;;关于贵州农村教育——对贵州农村教育的几点思考[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永梅;;转变教育观念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夫尔;农村教育:摆正位置是关键[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农村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记者 赵建春;江苏为农村教育办大事办实事[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记者 牛喜林;发展农村教育,,甘肃担起政府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4年

5 孙文正;新世纪我国农村教育怎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记者 俞路石;以创新精神推动农村教育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切实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N];光明日报;2003年

8 孙全玉(作者系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为建设新农村奠基[N];淮南日报;2005年

9 李秀蓉;现代农业需要高素质农民[N];中华合作时报;2001年

10 苏琳;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N];经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斌;农村教育投入:绩效、机制与模式[D];西南大学;2011年

2 孙立群;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宗希云;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策略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4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陈坚;延续的痛苦——身体社会学视域中的农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惠林;中国农村教育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7 吕丽艳;教育卸责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强;理想与现实:美国农村普及教育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胡欣;我国农村教育的个案调查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杜金杰;黑龙江省农村教育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9年

4 陈艳红;社会转型期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困境与出路[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光余;论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丽嫡;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建议[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7 曾其祥;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申长忠;农村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功能探析[D];河南大学;2008年

9 陈举;小农意识对我国农村教育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汪孝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问题和出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56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56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8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