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心理防御机制的视角
本文选题:网络成瘾 + 心理防御机制 ; 参考:《江苏高教》2014年06期
【摘要】: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大学生面对生活的压力和挫折,被以"退避"为主导的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诱发或增强所产生的适应不良的应激结果。科技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够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因为它有助于建立以"升华"为核心的成熟防御机制,可以通过提供实践、学习和潜意识开发等措施帮助成瘾学生挖掘自身的潜能。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is the result of stress induced or enhanced by immature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in which college students face the pressure and frustration of life and are led by "retreat". The reason why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n interfere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that it helps to establish a mature defense mechanism with "sublimation" as the core, by providing practice. Measures such as learning and subconscious development help addicted students to tap their potential.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科技创新活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研究”(项目号:2010SJD880016)
【分类号】:G4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贾远娥;李宏翰;;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J];江苏高教;2010年04期
2 张力;;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生态系统[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3 刘运合;杨伊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陈正华,贺轶玲;论道德交往与学校道德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李海艳;;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蔡翥,石侃;挑战与对策:网络社会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房列曙;;高师院校历史本科创新教育探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王晨曦;;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反思当前中国大学精神[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张盼;;浅析《学记》中启发诱导的教学原则和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9 黄元英;;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策略[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10 郭建鹏;哈宏军;;浅析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蓝建;;应重视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关于教育的历史转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赵红亚;;试论学习型社会大学的整合策略[A];2007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4 陈清洲;;论我国成人教育制度建设的发展[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仪淑丽;;网络教育时代的教师角色重构[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柴国荣;詹建国;;我国田径高级教练员岗位培训教师现状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7 李晓丽;;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之——唯有源头活水来[A];2012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网络英语学习生态系统中的教师作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5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冯旭洋;论教育“主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福春;美国教育学演进史(1832-1957)[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黄希庭;郑涌;李宏翰;;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教育的心理学观点[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杜静;大学生自卑心理浅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4 胡建,于永达,王春梅,翟丽娜,韩丽志,于纯宝,,张宝山;社交恐怖症发病因素和心理防御机制的探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5 韩启放;心理防御与心理健康[J];健康心理学;1994年01期
6 宫丽华;;高校要着力营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生态环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06期
7 丁笑生;何云龙;段志强;;浅谈如何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8 王大华,申继亮,AlexandraBrady,GiselaLabouvie-Vief;防御机制的年龄、性别与文化差异[J];心理科学;1998年02期
9 杨淑民;;大学生的自卑情结及其心理干预[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7期
10 曲洪芳,张蔚,李国海;女性吸毒者心理防御机制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玉萍;谈影响儿童心理防御机制的因素[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年06期
2 曹世民;;疲惫教师的心理防御机制[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03期
3 吴娟娟;陈旭;;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综述[J];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朱远来;买跃霞;王君;;我国心理防御机制研究管窥[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喻建国;抵御犯罪冲动的心理防御机制[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8年06期
6 马季荣;;班主任应激状态下的心理防御机制评析[J];班主任;2010年12期
7 许金更;许瑛国;;什么是心理防御机制[J];天津教育;1989年11期
8 舒幼娥,孟宪璋;高中生心理防御机制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9 宋艳;互联网成瘾与心理防御机制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8期
10 陈明霞;王琪;苏艳梅;;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年级、性别与来源差异分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文;封俊;杨国周;李玉英;武晓云;吴丽荣;;高中生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力红;;大学生认知风格与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的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韩标;刘伟;孔晶;魏育林;;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防御机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浩;;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及善待挫折的自我对策[A];经济生活——2012商会经济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2年
5 黄宇霞;罗跃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情绪与行为Ⅳ:压抑与升华[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岩;心理防御机制与安全[N];辽宁日报;2001年
2 王瀚;化消极为积极[N];中国包装报;2004年
3 王瀚;创意的开始 多一些人文关怀[N];中国包装报;2004年
4 袁浩龙;心灵的防弹衣[N];大众卫生报;2002年
5 张建中;警惕孩子的消极情绪[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朱玛;对“伤者”少些指手画脚[N];经济日报;2013年
7 陈燕琳;心理解压10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8 容小翔;性格内向者易失眠[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杨甫德;运用心理防御机制防范SARS[N];中国社会报;2003年
10 黄 琦;一只冰糕的魅力[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梅罗丰;心理防御机制意识成分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2 彭秀平;青年男性服刑人员的心理防御机制特点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武慧多;大学生强迫症状特点及心理防御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永杰;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62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62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