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课程创生:教学预设的生成机制

发布时间:2018-05-09 16:16

  本文选题:教学预设 + 课程创生 ; 参考:《教育探索》2014年07期


【摘要】:课程的预设和生成是辩证对立的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缺一不可。教学预设的生成要靠课程创生来实现。课程创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生于预设、创于生成。正确的课程意识是课程创生的先导,丰富的学科知识是课程创生的保障,刚柔相济的教学预设是课程创生的关键。
[Abstract]:The presupposition and 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is a unity of dialectical opposition. Classroom teaching needs both presupposition and generation, both of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The generation of teaching presupposition depends on curriculum creation. Curriculum creation should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s, that is, born in presupposition, created in production. The correct curriculum consciousness is the forerunner of curriculum creation, the rich subject knowledge is the guarantee of curriculum creation, and the teaching presupposition is the key to curriculum cre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2012ZDXM2-03)
【分类号】:G4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余文森;;论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八大关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年01期

2 叶飞;;“课程创生取向”中教师角色的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9年16期

3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年05期

4 余娟;郭元祥;;教师的课程创生:意蕴与条件[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5 徐小容;朱德全;;课程实施:忠实取向与创生取向相统一[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走向共生: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关系的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方体跃;;浅谈教师的职业倦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冯智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5 陈治强;李艳军;贾西栋;;安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钟华;;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教师个体话语空间的培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房林玉;工具理性主义课程樊篱及其超越[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10期

8 李斯颖;;直面课堂教学的复杂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9 李伟;;回归实践 回到理解——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停办看美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10 曾晓东;;美国“择校”中的争论:问题的性质及制度涵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晓东;;“择校”行为与义务教育公共利益空间的“重构”[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蔡彬;;基于师范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廖廷田;;农村高中教师压力源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优秀课题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唐恒钧;顶岗实习中师范生专业素质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宋燕;和合学视野下教师合作研修共同体建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盈楠;小学男教师职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星;城市初中初任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莉;教师职业自我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淼;思想政治新课程与思想政治教师的继续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高学明;预备数学教师与在职数学教师关于概率学科知识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庆敖;对话性高中历史课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佑清;;“师本课程”简论[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7年01期

2 罗祖兵;;生成性思维及其教学意蕴[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3期

3 张广君;;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核心观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2期

4 李泽林;;教学“活动论”研究现状与反思——教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5期

5 科恩,罗登布什,保尔,彭胜来;资源、教学与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6 钱加清;;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作为”现象成因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7 赵文平;;“意义创生说”——教师理解课程文本的新取向[J];教育导刊;2007年06期

8 孙启民;教材更是“引子”[J];教育科学研究;2003年10期

9 吴永军;其实有很多误解:接受式学习再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09期

10 俞国良,辛自强;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迎;;“以生为本”进行教学预设的几点尝试[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年Z1期

2 刘徽;;教学机智与教学预设矛盾吗——兼论剧本式教学计划和愿景式教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22期

3 李桂生;;试论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冷场”的原因与解决方法[J];老区建设;2011年06期

4 李池刚;;例谈物理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J];物理通报;2011年07期

5 蒋艳;;语文课堂教学“表演”现象探因[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11期

6 郝鲜梅;;预设之内与预设之外[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12期

7 王洪宾;;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学预设失败的成因探析[J];生物学教学;2011年04期

8 缪水金;;浅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延伸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9 杨梅;;是“节外生枝”还是“智慧火花”——应对教学预设和课堂动态生成矛盾策略谈[J];甘肃教育;2010年14期

10 王银舞;;辩证地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陶磊;体育教学预设中教案与教学生成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6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66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c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