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MOOC”概念探讨及平台优化策略研究——基于中文MOOC平台的调查分析
本文选题:中国式MOOC + 中文MOOC平台 ; 参考:《现代教育技术》2014年05期
【摘要】:"中国式MOOC"概念在我国教育技术界的提出和展望,是基于对国外MOOC发展的分析和升华而来的,这种理论研究拓展到宏观层面,关乎MOOC如何在"中国模式"这一特定环境下立足,并由实践层面的中文MOOC平台构建直接制约。在廓清"中国式MOOC"对学习者个性化需求满足和课程文化负载的基础上,以学堂在线、超星慕课等六大中文MOOC平台为对象,以实际的网站监测为手段,系统地得出了六大平台在网络环境、教学平台、网络课程和教学支持等方面的现状;以六大平台的学习者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学习环境的总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学习者对中文MOOC平台满意度水平较低的结论。针对其中较为突出的教师支持、内容设计和技术支持问题,以客观的MOOC教学实例为依据,提出深化责任意识、契合关联MOOC、关注学习体验的优化措施,拟在提升对中文MOOC平台认识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层面对我国后续的MOOC事业提供绵薄之力。
[Abstract]:The concept of "Chinese MOOC" in China'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ircle 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subli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MOOC. This theoretical study extends to the macro level, which is about how MOOC is based on the specific environment of "China model", and is directly constrai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OC platform in the practical level. In the clearance of "Chinese MOO" C "on the basis of the individual needs of the learners and the cultural load of the course, with the six major Chinese MOOC platforms, such as the school online, the superstar class, and so on, and the actual site monitoring as the means, the status of the six platform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he teaching platform, the network course and the teaching support are systematically obtained; the learners with the six platforms are the learner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ir learning environment by questionnaire,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current learn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Chinese MOOC platform is low. In view of the more prominent teachers' support, the content design and technical support, the objective of the MOOC teaching example is based on the deepening of the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lated MOOC,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of the learning experience. On the basis of promot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MOOC platform, it will provide a little effort from the dual layer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 the follow-up MOOC cause in China.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彭虹斌;论课程与文化之间的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3期
2 余胜泉;何克抗;;网络教学平台的体系结构与功能[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08期
3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敬胜;;论邓小平“两个飞跃”战略思想的现实意义[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汪青松;;邓小平企业管理实践与理念的历史考察[J];安徽史学;2010年05期
3 李正华;;邓小平、陈云的改革思想比较[J];安徽史学;2011年04期
4 周新城;事关我国社会主义前途的一个大问题——科学地研究苏联演变问题的重大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胡安全;;新时期中共党内教育活动的历史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胡安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意识的嬗变与执政党的思想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王新建;中国共产党利益整合的宽广视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马小林;刘沧海;;以马克思主义态度对待当代社会思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王开琼;;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及增进民族团结的策略[J];安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王心月;;邓小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权文荣;;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2 程淑兰;;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本质要求[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3 廖胜华;;科学发展观地域化的广东类型[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4 黄卫平;郑超;;经济特区的政治逻辑——献给深圳经济特区30周年[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5 彭先兵;倪新兵;;基于东莞看实施“和谐共享战略”建设幸福广东的路径[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雅儒;;论新一轮思想解放——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8 程中原;;毛泽东理论问题指示平议[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正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冯静;;关于避免收入两极分化的政府责任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韩艳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慧勇;周恩来与“文革”后期中央行政体制的重新整合[D];南开大学;2010年
6 靳书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超越[D];南开大学;2010年
7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秀阁;援越抗美与中越关系的演变[D];南开大学;2010年
9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群生;江泽民意识形态建设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晓宇;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高媛;对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的改进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陈达;毛泽东民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刘燕杰;现阶段高校研究生兼职本科辅导员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波;和谐社会构建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白宇;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现实启示[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周剑平;MPDC教、学、创一体化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敏;中国共产党党建主线演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10 唐建阳;和谐社会理论的思想渊源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卜玉华;;课程理念的历史透视与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2 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及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03期
4 焦建利;;从开放教育资源到“慕课”——我们能从中学到些什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莉;MOOC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胡洁婷;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3 赵铮;初中化学实验网络学习环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94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894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