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有多远

发布时间:2018-05-17 12:13

  本文选题:教育 + 报告文学 ; 参考:《人民教育》2014年02期


【摘要】:正一对以写报告文学著称的作家,以真实、细腻的笔触,记录了自己的孩子小明小学6年的求学经历,也记下他们的困惑与无奈。这可谓一出现代版的"孟母三迁"。为了让小明得到好的教育,他们曾从南到北三次搬家、三次转学。第一次转学,是因为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太多;第二次,是由于学校没
[Abstract]:A pair of writers who are famous for writing reportage have recorded their children's six years of study experience in Xiaoming Primary School and their confusion and helplessness. This can be said to be a modern version of the "three relocation of the mother of Mencius." In order for Xiaoming to get a good education, they have moved three times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transferred three times. The first transfer was because the teacher assigned too much homework every day, and the second because the school did not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怡;关于教育的断想[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余慧娟;教育:引领学生向何处去?[J];人民教育;2004年12期

3 成尚荣;倾听,教育的另一种言说[J];人民教育;2004年24期

4 张学青;无法不唱[J];教育科学论坛;2004年12期

5 汪海峰;;谈谈师德修养[J];甘肃教育;2006年14期

6 孟宪生;;“学困生”研究之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35期

7 臧全福;;农村初中生学习困难的心理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07期

8 陈振华;适时教育,事半功倍[J];上海教育;2004年13期

9 徐献红;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余小刚;;做一个胸怀全局的教师[J];四川教育;201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吉云;;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荣丽;;浅谈新课改下的个性教育与人性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3 宋玉华;;教育对知识经济提出挑战所面临的新课题[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4 朱倩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温晋芳;;教育——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奠基[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6 朱光葳;;以德治国 教育为先[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徐卫红;;黑格尔国家神话中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王蕾;姜乾金;何金彩;吴兰花;陈莉;陈立翰;;大学生人格类型和学习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A];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朱东;田丽;;教育要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新民;;教育应当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殷红;作家、出版界都来关注云南民族贫困地区的孩子们[N];文艺报;2004年

2 盛大林;惊闻“孟母三迁”成了糟粕[N];贵阳日报;2011年

3 邬焕床;择校租居现象何时休[N];今日信息报;2006年

4 梁鸿鹰;作家责任的可贵[N];人民日报;2006年

5 田大璜;从“孟母三迁”到“择校热”[N];中国教师报;2004年

6 叶飞;学习英模事迹 弘扬伟大师魂[N];中国教师报;2008年

7 陈木兰;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自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裴云锋;太原:新孟母三迁搅热“学区房”[N];发展导报;2010年

9 实习生 周红 记者 李志强;众从家长热衰租房“陪读”[N];南昌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马国仓;让知识改变命运[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么加利;走向复杂:教育视角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润智;被规约的教师职业[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赵会可;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曹永国;自然与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善梅;论人类理解的本质及与教育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何小忠;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关系的尝试性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3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冯静;网络教学中教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周连;关于鄂西农村“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的调查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旭;南非《2005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奇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仝太景;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与教育的互动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方梅;学校反毒品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01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01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9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