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卑心理:基于社会比较的研究
本文选题:自卑心理 + 社会比较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4年12期
【摘要】:采用自编的《大学生自卑心理量表》和《大学生社会比较量表》对44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自卑心理程度较轻;大学生向上比较频率处于中等水平,而向下比较频率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自卑心理与向上比较和向下比较的频率相关显著;社会比较部分因子对大学生自卑心理具有预测作用。社会比较方式不同的大学生,自卑心理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Abstract]:A total of 448 college students were measured by using the Self-made scale of inferiority complex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ocial comparison scale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inferiority complex of college students is light, the frequency of upward comparison is at the middle level, and the frequency of downward comparison is at the lower level. College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frequency of upward comparison and downward comparison, and social comparison had a predictive effect on college students' inferiority complex.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of inferiority complex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ways of social comparison.
【作者单位】: 菏泽学院;
【分类号】:G4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琳;徐光兴;迟毓凯;王庭照;;社会比较对大学生社交焦虑影响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5期
2 白红敏;许莹;张荣华;;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3 马寒;;社会比较视角下的教育公平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刘旭;宋旭;姚景;;社会比较视野下的教育公平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5 刘华;;社会比较与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J];学理论;2010年12期
6 方华;;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人格特征、自身发展投入的关系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7 杨朝清;;社会比较对高职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影响[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隆莉;赵玉芳;;自我时间比较的初步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06年06期
9 张丽雅;余林;;大学生社会比较中自我评价的补偿效应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2期
10 贾远娥;李宏翰;;大学生自卑心理的实质及其认知机制[J];江苏高教;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黄艳莉;;性别群体间向上社会比较对大学生自我评价的影响[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武岳;胡心怡;申继亮;;流动儿童的社会比较特点及其与自尊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肖岑;张文新;;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与谦虚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宋芳;张丽华;;大学生自尊结构[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马艳云;;教师评语研究的进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孙建平;;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李艺敏;孔克勤;;大、中、小学生自卑感结构及发展特点[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陈绍春;浅谈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N];六盘水日报;2008年
2 郑文;“家校通”岂是“财源通”[N];光明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徐德明;做学生心灵的沟通者[N];天津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尹春芙 李林岩;向顽症开刀[N];吉林日报;2006年
5 北京师范大学 张微;这些孩子需要“区别”对待[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通讯员 何秦江;教师流动“转会制” 弱势学校得扶持[N];绍兴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增梅;兰州校园禁用手机一呼百应[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8 晓赵;性教育走进职中课堂[N];宜兴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阳海英;认知失调及社会比较与自控损耗:调节、中介、补偿与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2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宁;大学生人格、社会比较对后悔的影响—多种方法下的结果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2 彭乙;大学生拖延行为与社会比较倾向、自我评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扬;大学生社会比较、嫉妒心理与族群认同的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4 王萍萍;积极取向团体辅导对小学生社会比较倾向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 赵斌斌;社会比较对女研究生身体自尊及整体自尊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王瑞冰;初中生学业社会比较与其学习投入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王绍瑜;中学生社会比较与体像烦恼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8 梁静;社会比较与控制源对青少年幸福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6年
9 贾远娥;大学生的自卑心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春芳;群际情境下社会比较对自我评价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040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0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