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教育目标与我国三维目标的比较——兼谈对我国高中教学的启示
本文选题:布卢姆教育目标 + 认知领域 ; 参考:《教学与管理》2014年30期
【摘要】:介绍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修订版与我国三维目标,界定二者范围,从内容、维度、层次性与整体性、最终目标四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三维目标产生借鉴意义。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vised versi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goal classification theory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goal of our country, defines the scope of the two, and analyzes the four aspects of content, dimension, level and integrity, and the final goal, in order to produc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our country's three-dimensional goal.
【作者单位】: 贵州安顺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基金】: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2013GG100)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魏宏聚;;新课程三维目标表述方式商榷——依据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的概念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4期
2 皮连生;吴红耘;;两种取向的教学论与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吴红耘;皮连生;;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4 皮连生;;运用科学取向教学论,引领教改新方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琴;;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2 秦建兴;;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姜邱焰;;逻辑推理能力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张祖荣;张绍斌;;《观赏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5 张新明;王振;承孝敏;;从心理学视角看青少年媒介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高一花;邓俊斌;;浅论高考指挥棒下的新课改的进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7 郭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罗菲;;浅谈中职英语分层教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9 王宏伟;王小许;;从文科生知识结构谈医学物理课程建设[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马征杰;大学生思想品德定量评价体系设计与程序[J];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黄强军;李山林;;“语文课程语言知识内容”辨正[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东新;;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目标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4 吴有昌;高凌飚;;对数学学习过程性评价内容与实施的思考[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谷长江;梁承谋;王长生;刘改成;;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实证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丁俊武;;动作技能学习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展望[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董立平;;中职课堂有效教学生本化策略初探[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玉容;教学型大学质量经营:理论与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宝宏;规则变式三种习得和应用方式的迁移效果[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明伟;职高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单利娟;基于个案的高校学生评教指标的研究与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龙居洋;关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旭彤;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冯晓斐;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荆立辉;对新课标下的苏州市语文中考阅读命题的研究及对阅读教学的反思[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洁;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石中英;;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张悦群;;三维目标尴尬处境的归因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4 吴志华,邹翠霞;情感教育——新的课程目标[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5 吴红耘;皮连生;;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6 郭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J];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01期
7 邢红军;;三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照团;;视“三维图解” 说“三维课堂”[J];小学教学研究;2003年04期
2 潘照团;;让三维目标“落户”语文园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J];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文选版);2006年10期
3 何根林;;在三维目标间寻找平衡点——《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学案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年10期
4 许文东;;高三物理复习教学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5 焦彦平;;对新教材的一点感受[J];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13期
6 赵志祥;刘建新;;试论社区教育三维目标[J];现代企业教育;2007年20期
7 张国帅;耿爱丽;;有感于“不会教了”——兼谈“三维目标”的落实[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7年06期
8 汤洪伟;;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07年09期
9 郑荔晖;;从木桶效应看小学语文课三维目标的达成[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01期
10 钱文信;;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落实“三维目标”[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予红;;如何将三维目标落实到化学课堂[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鹂;顾昌耀;;三维目标决策判据函数及其在工程技术系统中的应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黄梅;李远蓉;;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叶红霞;金亚秋;;三维目标与粗糙面复合模型散射的解析-数值混合算法[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吴玉平;;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的应对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6 陈杰;;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之我见[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吕桂娟;;“3+1”课堂模式改革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8 韩彪;;抓探究、重过程,落实三维目标[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匡磊;金亚秋;;三维目标与随机粗糙面复合电磁散射模拟的FDTD方法[A];第二届微波遥感技术研讨会摘要全集[C];2006年
10 瞿春晖;;贯彻新课改的理念,政治教学要突破“实、新、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堰市娄庄中学 杨海萍;浅谈新课程中的三维目标[N];学知报;2010年
2 本报驻伦敦记者 郭林;英国规划“三维目标”[N];光明日报;2005年
3 相延德 赵徽;研究性学习怎样实现“三维目标”[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钟海英;整合三维目标 完善学生评价[N];张掖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李炳亭 特约记者 洪湖;“动词”解读三维目标[N];中国教师报;2010年
6 廊坊市东沽港镇磨汉港小学 赵宝根;谈阅读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教学策略[N];廊坊日报;2007年
7 临川青泥中心小学 徐芙蓉;落实三维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水平[N];抚州日报;2010年
8 查有梁;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N];四川日报;2007年
9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韩国海;从课程目标角度审视“三维目标”[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新课程教学专业支持工作项目组组长 余文森;“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梅;基于三维目标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陈晓飞;基于骨架的目标表示和识别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3 徐利明;分层介质中三维目标电磁散射的积分方程方法及其关键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高阳;成像制导中的图像预处理及目标识别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匡磊;三维目标与随机粗糙下垫面复合电磁散射的FDTD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席学强;基于模型的遥感图像三维目标识别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7 赵逸庶;高中物理科学探究活动实施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闫艳;课堂教学目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整合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柴光欣;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罗玉云;化学“三维目标”整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敏;构建生态课堂:有效协整思想品德三维目标的探索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清;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目标检测[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秀君;初中化学教学中“三维目标”整合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吴永波;思想政治课三维目标整合实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程钰;山东省“三维目标”评判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丽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三维目标整合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晓芹;诗词教学中三维目标实施方案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16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1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