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未来课堂环境的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5-21 00:42

  本文选题:未来课堂 + 环境 ; 参考:《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01期


【摘要】:以未来课堂研究为代表的课堂学习环境设计研究,随着新技术新媒体的引入,逐步清晰起来。该研究通过确定未来课堂设计理念与原则,提出了未来课堂环境模型和设计原则,然后针对使用者—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获得了对未来课堂教学硬件环境的用户需求,并在结合对未来课堂相关的硬件技术(无线技术和屏显示技术)的分析后提出了未来课堂环境架构方案,进行了硬件选型和环境构建。该研究希望为未来课堂的设计提供一个实践案例,为以后基于未来课堂的教学研究提供环境基础。
[Abstract]: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 represented by future classroom research, becomes clear gradually. By defining th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of future classroom design, 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model and design principles of the futur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then carries out questionnaires and teacher interviews for the user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After analyzing the hardware technology (wireless technology and screen display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future classroom teaching,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futur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scheme. Hardware selection and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re carried ou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case for future classroom design and provide an environmental basis for future classroom-based teaching research.
【作者单位】: 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科学技术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
【基金】: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项目“利用可视化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FHB120580)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重点项目(项目编号:Z201120999)“学习环境因素对思维影响的脑机制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未来课堂的思维可视化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0145)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牟峰;褚俊洁;;基于用户体验体系的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3期

2 郑永柏;;从技术的发展看教育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电化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3 叶新东;陈卫东;;多屏显示创建教学的心流空间[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金贵;;浅析石油开采企业安全培训问题[J];安全;2009年07期

2 李珂;;因特网辅助外语写作测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陈向明;张舸;;浅谈体验经济背景下的产品体验设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柳瑞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初探[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王涛鹏;;《美术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白洁;;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6期

7 田飞;季铁;;数字影像原型的构建方法与应用[J];包装工程;2009年05期

8 姚力宁;应放天;应佳伟;;儿童智能玩具的设计策略模型[J];包装工程;2009年08期

9 秦银;李彬彬;李世国;;产品体验中的用户期望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10期

10 苏峻;;信息时代医疗产品设计的新观念[J];包装工程;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胡昌送;;突出发展学生关键能力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娜仁;汤汇道;刘志迎;;情境认知理论在产业经济学实验软件开发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音乐情景教学[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胡慕海;面向动态情境的信息推荐方法及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玉清;网络学习社群的信息聚集与推送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海明;个人学习环境的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坤;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概念模型、测评方法和教育干预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朴宣姝;学前对韩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曲秀芬;基于UC和Blog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同柏;有效教学课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曹兆海;创新推广共同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项永芳;建构主义视野下教学情境的设计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綦胜联;英语教师在职培训现状分析与培训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信息时代的整合性学习模型——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的生态观诠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牟峰;褚俊洁;;基于用户体验体系的产品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03期

3 肖维娜;互动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4 毛向辉;学习的互联法则[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22期

5 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5期

6 王立凤;;触摸屏技术及其应用[J];电子工业专用设备;2006年01期

7 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丁兴富,蒋国珍;白板终将替代黑板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技术——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2)[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9 王陆;;信息化教育研究中的新内容:互动关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10 陈卫东;张际平;;未来课堂的定位与特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伟凯;智能空间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2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新丽;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案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潘光文;课堂的生态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曾庆抒;产品的情感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牟峰;基于用户目标体验的产品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5 汤铭;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思维导图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程瑞芬;网络条件下高中语文“问题—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初步实验[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茜;以用户为中心的情感互动设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王义全;生成性课堂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9 侯元丽;课堂有效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段丽英;基于课堂的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对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影响的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10期

2 林高明;;在思维与生命的悖离之间[J];师道;2006年12期

3 刘晓兵;确立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的依据[J];中等医学教育;1996年04期

4 阚连合;郑红英;;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赵家乐;;关于高校教学主楼设计理念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9年01期

6 徐健;;浅谈高校多媒体教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2期

7 赤保民;井德江;刘普;;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黄京;;实时双向交互式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10期

9 齐香兰;赵峰;陈文杰;;高等医学教育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张成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及导答策略——以教育学课程教学为例[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召锋;俞国良;曾盼盼;;中小学教师竞争态度与职业倦怠的对比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翁文磊;林贻真;;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张国札;王沛;;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现状调查及其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马娟;陈旭;;职业压力应对方式与中小学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鲁锦虹;;教师心理健康: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关于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王磊;田晓红;;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应对策略[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咏梅;;教师的工作压力与身体心理健康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8 禹玉兰;郑希付;;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谭金凤;;浅议教师情绪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解登峰;;中小学教师幽默风格差异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蕲春县向桥中学 陈大鹏 吴秋云;加强环境建设 促进和谐班风[N];黄冈日报;2006年

2 记者 左丽慧 王红;郑州三年投近12亿元改建千所中小学[N];郑州日报;2010年

3 殷建光;建议实行中小学教师轮训制[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记者 尹鸿祝 沈路涛;千万名中小学教师将基本轮训一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5 帅政 侯红武;五万中小学教师将分流[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6 任松筠;补充中小学教师将全部公开招聘[N];新华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茂;该让家长为学生的行为担责了[N];中国教师报;2010年

8 记者 孟祥风 通讯员 卞文广;我市援疆支教队圆满完成支教任务[N];潍坊日报;2011年

9 贺筱东;利用中小学富余资源办好农村幼儿园[N];运城日报;2011年

10 王 晖;鼓励中小学教师搞科研又有一批课题获省级资助[N];河南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秀峰;百年来中国学校自学思想的演进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5 王力娟;中小学教师状态焦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刘衍玲;中小学教师情绪工作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特点及其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慕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网络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琳琳;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效性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时统君;教育道德效益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艳明;基于设计理念的教学过程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日飞;教育哲学实践性的涵义、现状及其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7 邱祖建;基于web页《大学体育》精品课程网络部分的设计与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邹帆;教育网络游戏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心月;移动学习内容设计与评估规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刘红宇;自助式网络课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16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16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d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