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教学:一种破解教育公平理论“解释残余”的思路
本文选题:高效教学 + 教育均衡发展 ; 参考:《教育科学》2014年04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教育均衡发展在实践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支撑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平理论难以有效解释发展过程中的新矛盾,形成了教育公平理论的"解释残余"。我们既要以客观和发展的眼光来理解"解释残余",更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发掘教育内部资源,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教育发展的内涵均衡,以高效教学打破教育公平理论"解释残余"的困境。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 practice process, but the fair theory which supports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s difficult to explain the new contradiction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which forms the "residual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We should not only understand the "interpretation remnants" from an objective and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but also proceed from reality, base ourselves on exploring the internal resources of education, and achieve a balanced connotation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classroom teaching. Using efficient teaching to break the dilemma of "explain residual" in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fairness.
【作者单位】: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2年度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2012GGJS-159)的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邓建勇;;公平理论在防范人才流失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2007年03期
2 叶章和;试论亚当斯公平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3 王培山;戴惟进;;在后勤管理中运用公平理论[J];高校后勤研究;1998年05期
4 施光明;;“公平理论”与学校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1年03期
5 卫金华;浅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公平原则[J];云南教育;2001年25期
6 叶芳明;亚当斯公平理论的扩充性理解[J];社会科学;2001年07期
7 韩明;公平理论对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汪秋菊;曲盛恩;;从公平理论看人才流动[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9 马沁芳;王攀;贾佳;;企业公平理论在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08年05期
10 刘昕;李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浩;龙立荣;;不同比较情境下薪酬满意度的差异[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孙国栋;吴家华;;西方公平理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借鉴作用[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张远新;;马克思主义社会公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4 刘顺厚;秦元海;;马克思主义公平理论初探[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5 孙大广;;政府一定要把社会公正问题解决好[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荣军;;卷烟工业企业销售片区管理探讨[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文清;;基于公平理论的服务补救策略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8 周霞;李国辉;石爱玲;;薪酬管理中公平感的计量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世芬;;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A];第二十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三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李启英;李杨;;重视民生,是当今中国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关键[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建芳;运用公平理论 理顺职工情绪 调动职工积极性[N];经理日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何众;管理者:不要忽视公平的力量[N];机电商报;2005年
3 卢继传 罗 列;创立中国自己的管理学说和管理体系[N];中国企业报;2004年
4 本报实习生 任仲林邋本报记者 吴晓向;与中国社会同行[N];工人日报;2007年
5 刘跃华;公平原则 一致的游戏规则[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6 刘武根;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过程[N];甘肃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微;实现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杨静;比较,烦恼之源?[N];南京日报;2008年
9 ;教育公平,,我们应该怎样做?[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贵州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 陶泽元;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N];贵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洪玲;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薪酬公平导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叶勤;基于公平理论的员工薪酬满意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方学梅;基于情绪的公正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安晓敏;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庞国斌;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璞;变革型领导行为影响员工行为机制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8 于志华;基于顾客关系视角的服务补救理论、模型与实证[D];山东大学;2007年
9 靳淑梅;教育公平视角下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夏雪花;企业薪酬分配效率、公平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云;公平理论:理论与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张玺;基于公平理论的中国城市职工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刘婷;基于公平理论的销售人员薪酬体系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4 陈宝明;公平理论在北京兴顺源五金交电公司的应用及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5 王新新;基于感知公平理论和期望不一致理论的顾客服务补救满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翟顺;基于公平理论的A公司薪酬体系设计[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7 何振;替代公平的构想及实证[D];四川大学;2007年
8 马硕;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欧阳葵;论经济与公平[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云;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均衡与公平[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6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46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