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课程评价:课程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8-06-06 03:37

  本文选题:课程 + 课程价值 ; 参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课程目的是在对儿童和课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评价判断产生的。没有评价,就没有目的。教育的过程是儿童生长与发展的过程,教育不应追求自身以外的目的,所以课程评价不是在儿童的生长过程以外去找寻一把度量的尺子,而是不断地发现生长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理性的价值评判。课程评价是事实与价值判断的合体,是课程价值的发现和创造。课程评价应起到发现课程价值、创造课程价值,并为课程价值的实现"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过价值判断确立目的,预测和评判什么样的经验符合儿童的生长需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检验已经实施的课程是否满足了儿童的需要;通过比较、判断,在诸多可能性中作出理性的抉择;为课程的改进提供价值指导。
[Abstract]:The aim of the course is to evaluate and judge the children and curriculum. Without evaluation, there is no purpose.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is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should not pursue a purpose other than itself, so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not looking for a yardstick to measure beyond the process of children's growth, but constantly discovering the problem of growth.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to provide rational value evaluation. Curriculum evaluation is the combination of fact and value judgment, and the discovery and creation of curriculum value. Curriculum evaluation should play the role of discovering curriculum value, creating curriculum value, and ensuring "escor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urriculum value: establishing purpose through value judgment, predicting and judging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meets the needs of children's growth; In the course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the course has been implemented to test whether it meets the needs of children; through comparison, judgment, making rational choices in many possibilities; to provide value guidance for curriculum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10JZD0035)
【分类号】:G423.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雪;;杜威的认识论对“二元论”的“克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2 纵博;郝爱军;;侦查机关刑事诉讼行为的评价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3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述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5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6 杨汉麟;李贤智;杨佳;;余家菊留英时期的教育活动与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刘名;;高职《商务谈判》课程教学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秦俊巧;;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本义;;科学发展观在哲学思维方式上的转换与创新[A];道路·创新·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优秀论文[C];2009年

2 陈烨;;动态渐进规划体系中的总体规划评估机制解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立华;;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选择[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4 段会冬;;从农村城镇化看农村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我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张U,

本文编号:1984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84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3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