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师闲暇教育:内涵、价值与路径选择

发布时间:2018-06-06 16:42

  本文选题:闲暇 + 闲暇教育 ; 参考:《教师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在注重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今天,接受闲暇教育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闲暇教育有助于教师全面活动价值观的形成、个体人格的完善、专业自主发展与社会和谐以及生活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加强引导,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广泛宣传,营造良好的闲暇教育氛围;因人制宜,开展多种类型的闲暇活动是当今教师闲暇教育的最佳路径选择。
[Abstract]:With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personality, leisure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Leisure education is helpful to the formation of teachers' values of 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the perfection of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social harmon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Based on this, strengthening guidance, helping teachers set up correct leisure values, widely propagating, creating a good atmosphere of leisure education, and carrying out various kinds of leisure activities are the best path choice for teachers' leisur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池州学院教育系;
【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13A122) 安徽省应用型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2zjjh048)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能东;;闲暇教育:大学德育创新的新视角[J];北京教育(德育);2009年04期

2 冯建军,万亚平;闲暇及闲暇教育[J];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3 郭颖;;闲暇教育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J];探求;2006年06期

4 谢志明;;论闲暇教育的价值取向[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10期

5 魏书敏;;闲暇教育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6 罗明东,扶斌;人的教育:劳动教育与闲暇教育相结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刘海春;;论马克思的人本理想与休闲教育目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奇;;思想政治课中人格教育的意义和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马金柱;崔玉东;余丽芸;王北艳;朱战波;;理工科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3 周玲湘;;湖南省望城县桥驿镇农村教育调查[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年07期

4 葛金国,程亮;论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学校管理观的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5 赵必华;建立教育目的导引机制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耿兰芳;张志红;;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成绩影响的实证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王天剑;四六级考试及大班授课带来的潜在心理影响——试析落后地区的大学公共外语教学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8 任其平;整体提高中创造精品——谈高师公共课心理学教材建设[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9 胡胜利;;对《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裴娜;;陈述性知识及其掌握策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论学校组织的人为性——基于布迪厄教育社会学理论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陈欢龙;;农村中学生不良品德的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蓝晗;;“学困班级”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5 张庆山;;“参与教学法”在《动物普通病》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参与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动物普通病》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推广研究中期研究报告[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谢旭慧;程肇基;;分类教学 分层达标——构建方言复杂地区高师普通话教学新模式[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钱智琴;;课堂中的和谐与不和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缪建平;;引领教师进入“反思性教学”状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叶娟;;无锡市滨湖区小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及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10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中黎;中国百年日札写作教育与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赵瑞华;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暨南大学;2011年

8 林文伟;大学创业教育价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吕京;西部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鞠杰;高中地理学案导学与情境场相结合的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晓茹;高中阶段情感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吴蒙;探索中国当今钢琴立体教育及其教材建设[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烁;中国高校俄罗斯地理课研究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姜洋;引导发现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襄宁;葫芦岛市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同柏;有效教学课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玫璐;闲暇教育——成人教育不可忽视的新课题[J];成人教育;2000年10期

2 吴小贻;;闲暇教育与学生人格发展[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 邹鸣;试论闲暇与劳动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4 汤舜;;试论我国高校闲暇教育的开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5 刘海春;;休闲教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路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赵虹元;国外的闲暇教育研究及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7 文新华;论劳动、劳动素质与劳动教育[J];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8 万成;唐福春;;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时代要求及其形成机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5期

9 李庆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J];青年探索;2003年01期

10 杨友桐;关于闲暇教育的理性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江平;闲暇教育:当代社会的新课题[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刘能镛;论闲暇教育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3 柯雅婷;闲暇教育:当今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课题[J];教育导刊;2001年07期

4 唐芳贵;闲暇教育刍议[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李斌;我国闲暇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9期

6 许广敏;;关于闲暇教育的思考[J];基础教育;2008年11期

7 魏亚琴;闲暇教育,一个高等学校不容忽视的话题[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庞桂美;浅论闲暇教育课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陈剑华;大学生的闲暇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1995年S1期

10 陈红,马长安;论闲暇教育中美育的重要作用[J];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黎丽云;;闲暇里的综合实践活动[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范庭卫;;杨贤江青年闲暇指导思想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黄玉根;;乐园式校外活动课程构建的理论探索[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赵晓曼;;用心构建和谐乐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5 王伟娜;;当代中国社会中间阶层与成人教育[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刚;;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社区教育思考[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忠心;;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礼进;大学生闲暇教育亟待改进[N];科技日报;2009年

2 裘指挥 宋晓云;中小学闲暇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3年

3 裘指挥 宋晓云;中小学闲暇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苏军;学生不会闲暇成通病[N];文汇报;2008年

5 金娟娟王晓燕;闲暇教育:一个全新的课题[N];浙江日报;2002年

6 宁波大学 张文鸯;闲暇教育: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王研;青少年闲暇教育浮出水面[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梁杰;像鸟儿一样自由快乐[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孟华 李道佳;天津老年大学向真正意义的老年大学转变[N];中国老年报;2001年

10 殷建国;国家课题《闲暇教育课程研究》开题论证[N];淮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海春;我国小康社会休闲教育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2 王必琪;城市小学生休闲体育教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t,

本文编号:1987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87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