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基于真实用户评论信息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模型

发布时间:2018-06-06 22:31

  本文选题:移动学习资源 + 内容分析法 ; 参考:《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年01期


【摘要】: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已经成为E-Learning的重要发展方向,而目前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系统化评价方法仍然缺乏成熟的模型。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利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App Store中40个排名靠前的学习资源类应用程序的1000条真是用户的评论信息,来构建移动学习资源的评价模型。通过对这些评价信息进行内容分析和归类,统计各个指标项下的评论信息的出现次数来确定评价模型中各指标项的权重,并具体描述了各指标项下典型的用户评论内容,据此提出设计移动学习资源时在这些方面应当注意哪些要点。与传统的领域专家构建资源评价指标的方式不同,该研究提供了一种以用户视角出发的一种评价框架,对于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者、开发者,以及选择、购买移动学习资源的个人和机构用户,都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E - Learning , and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mature model for the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resources .
【作者单位】: 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CJA10244)“基于‘学习元’的远程教育泛在学习资源共建共享和应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 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下)[J];当代传播;2000年01期

2 胡小勇,祝智庭;学习对象——网络教学技术的新理念[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3 周梅群,吴华;教育网站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之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4 朱凌云,罗廷锦,余胜泉;网络课程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陈明明;;移动学习资源的创设与评价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10期

6 余胜泉;程罡;董京峰;;e-Learning新解:网络教学范式的转换[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3期

7 詹青龙;元梅竹;;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的质量屋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10期

8 陈美玲,柳栋,武健;教育主题网站的评价量表[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世勇;;移动学习法在英语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王悦;;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实践[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尹恒;董伦红;尹航;;我国高校篮球教学网站现状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龚金红;彭家敏;谢礼珊;;顾客不公平行为:角色期望不一致与权力失衡[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5 刘扬;;汉字教学的网络辅助性教学初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6 何银;;可更新网络课件的多层模糊综合评价[J];成才之路;2007年05期

7 程时俊;蔡美玲;;使用模糊综合法评价网络课程过程中评价主体分类与权重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2期

8 钱洁;潘洪涛;;用户生成内容使用与满足对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以音视频类用户生成内容为例[J];财贸研究;2012年03期

9 申仁洪;;教学策略:远程多媒体教学的核心[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李松;;如何设计有效的网络课程[J];成人教育;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兴;;网络英语教学模糊综合评判探讨[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邓今朝;水务企业突变式组织变革下团队多目标取向的形成机制与适应性关系研究:ASD的演化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3 成颖;信息检索相关性判据及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轶斌;开放教育资源(OER)国际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菊;关联主义学习理论及其视角下的教与学组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世琪;文化距离、顾客感知冲突与服务绩效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邱秧琼;基于知识体的资历框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颜士梅;并购式内创业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李青;学习活动建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静超;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丹;协同学习系统中思维工具集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钱炯;变革背景下创业指导策略及其与女性创业能力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宗胜男;多媒体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佳;创业知识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苏斌;差异教学理念下的网络合作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家杰;基于层次分析法双语教学网站的评价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徐朋;基于FLASH技术的网络课件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陶天梅;基于用户满意度的教育资源库评价指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丹;基于SCORM标准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颜海;档案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档案管理;2003年01期

2 余胜泉;陈莉;;构建和谐“信息生态” 突围教育信息化困境[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5期

3 祝智庭;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叶成林,徐福荫,许骏;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6 黎加厚;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德斯蒙德·基更,徐辉富;移动学习:下一代的学习——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第18届年会上的主题报告[J];开放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8 王生进;;高临场感空间的实现——从虚拟现实走向复合现实[J];中国教育网络;2007年03期

9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10 王晓丽;基于专业类网站评价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月茹;;国际教科书研究要素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魏晓光;刘银环;吕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8年11期

3 汤云荪;;教育现代化与信息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以国内教育技术核心刊物为研究对象的内容分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李凡;陈琳;;移动学习期刊论文内容的分析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12期

5 申晓月;胡中锋;;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内容分析法[J];基础教育;2011年03期

6 谢幼如;宋乃庆;;网络环境下课堂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与深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10期

7 李凌云;王海军;李星;;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共享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吴骅;;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教育技术现状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王德才;贾进涛;;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模型[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潘琼;;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评价的价值取向及评价模型研究[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杜屏;李琳琳;;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我国学校效能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牛惠芳;;回归分析与课堂评价模型中指标的选择[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岩;;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网络课程质量的评价[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4 雷万鹏;张婧梅;;学校布局调整应回归教育本位——对学校撤并标准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洁颖;;集对分析联系数在学生成绩综评中的应用[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栗晓霞;辛涛;;数学学习情感的测量[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闫志英;移情的调节因素及其时程特点[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赵士果;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晋;教师远程研修共同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竹青;教育叙事对教师自我概念发展影响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余东先;网上学习活动设计的现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雪峰;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及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熊志刚;移动学习及其资源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原娟娟;WIKI中个体编辑行为的评价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朱文博;美国学校增值法学生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炼;基于智能学习终端的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筠;移动环境下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88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1988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8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