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美国黑人教育的困顿及其教育民权运动的产生
本文选题:教育 + 种族歧视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摘要】:二战结束后,美国黑人在经济、政治尤其教育方面的困顿表明他们仍然处于二等公民地位。美国社会科学家和有识之士对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批判为教育民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冷战国际政治背景下,美国为回击苏联对其种族问题的攻击而被迫改善国内种族政策从而为五六十年代激烈的教育民权运动提供了契机,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取消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问题方面踯躅不前带给黑人的是无尽的失望从而招致他们更大的愤怒,尤其是为争取充分的公民权和平等的受教育权而已经觉醒的黑人自身的努力,共同推动了五六十年代波澜壮阔的教育民权运动的产生。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educational difficulties of black Americans showed that they were still second-class citizens. The criticism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apartheid by American social scientists and men of insight provide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vil rights education movement, and in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Cold War, In response to the Soviet attack on its race, the United States was forced to improve its domestic racial policy, thus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for the fierce educational and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the 1950s and 1960s. President Eisenhower's hesitation in eliminating racial discrimination and apartheid has led to even greater anger among blacks by bringing endless disappointment. In particular, the efforts of black people who have awakened for full citizenship and equal right to education have jointly promoted the emergence of the magnificent educational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the 1950s and 1960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二战后美国教育危机研究(1958-1988年)”(AHSK11-12D14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57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坚强;试析美国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条件、重点和途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傅蜜蜜;;浅析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北美市场的品牌营销战略[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李连广;;“潘兴远征”特点初探[J];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梁士芬;美国教育图书馆立法及其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5 曲波;张丽;;国家主权视角下马六甲海峡海盗的惩治[J];社会科学辑刊;2010年04期
6 李世洞;《五月花公约》考实[J];学术界;2000年02期
7 魏石;美国人事行政理念的变革及其发展趋向[J];唯实;2004年04期
8 王帆;;中美之间的认识差异——美国视角分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刘春红;;试析非洲后裔民权运动与美国梦的相互影响[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张喜华;;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春燕;中国公共听证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黄爱武;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马惊鸿;海盗行为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双重属性协调规制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连广;美国干涉墨西哥1910—1917年革命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琳;尤金·奥尼尔笔下破碎的“美国梦”[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王哲;中美社会转型期底层文学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熊慧;论“欲望三部曲”中美国梦的幻灭[D];湘潭大学;2009年
5 何印丽;黄玉雪《华女阿五》主题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宋晗;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西部科技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教育信息[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2 陈一飞 ,韩梅君;南非教育制度中的种族歧视[J];西亚非洲;1981年03期
3 甘永涛;刘宁;;格林要素:美国种族同校的评判标准[J];中国民族教育;2011年04期
4 刘雅弘;高明悦;程桂兰;;美国教育中的种族与斗争(英文)[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5期
5 李旭;南非《2005课程》改革透视[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1期
6 ;调查报告显示法国校园歧视问题严重[J];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10期
7 李皖生;20世纪美国教育十大事件[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9年06期
8 李昊;;从配额制的兴衰看美国实现教育平等的法治历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跨文化教育的堡垒[J];科技潮;1998年01期
10 张国骥;美国教育的精神[J];书屋;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李建忠;;赞比亚独立以来教育政策的制定及若干经验教训[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顾克;;浅论早期美国历史对教育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傅林;;权力的制衡与积极的自由——美国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陈驾;;从“基本的教育”到“高质量的教育”—本世纪初以来美国教育机会均等界说与相关财政制度的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马效义;中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区别[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南方周末实习生 沈茜蓉;让出身不再决定命运[N];南方周末;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建勋;武汉“民工子女单独编班”有歧视之嫌?[N];中国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屈书杰;从种族隔离到学校一体化:20世纪美国黑人教育[D];河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楠;布朗案判决与美国黑人受教育权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一拓;战后美国黑人教育状况的历史考察(1950年-1980年)[D];辽宁大学;2012年
3 杨峰利;墨裔美国人追求教育平等的研究(1960-1980)[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孔祥茹;布克·T·华盛顿的教育思想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5 唐丽娇;种族隔离废除后南非独立学校管理体制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旭;南非《2005课程》改革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晓鹏;布朗案以来美国教育平等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梁瑞红;战后美国城市公立学校中种族合校的困境[D];厦门大学;2002年
9 林斌;种族屠杀后卢旺达教育重建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41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04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