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违抗儿童家庭问题分析
本文选题:ODD儿童 + 不良情绪和行为表现 ; 参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对立违抗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是一种以对权威人物的抗拒、挑衅、公然违抗、敌对等行为为典型特征的儿童破坏性行为障碍。通过对29组被评定为ODD的有隔代抚养独生子女儿童及其家长、教师的访谈分析发现,ODD儿童不仅会对抗家长、教师等权威人物,消极抵制或公然违抗家长、教师的指令,而且容易在同伴交往中被激惹或故意激惹他人,对他人的无意行为反应过度,甚至失去控制打骂他人。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分析访谈内容发现,ODD儿童的症状更多是家庭问题的呈现,而家庭互动方式和家庭关系则是导致症状产生的主要家庭原因。其中,家庭互动方式是直接的浅层次的原因,而家庭关系则是隐藏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家庭互动方式上,ODD儿童的家庭整体水平(如家庭亲密度低、家庭冲突性高)、互动水平(父母对待孩子高要求和控制、溺爱与纵容、教养不一致、情感虐待)和个体水平(父母的自卑与补偿、期待投射)都存在较多问题。在家庭关系上,ODD儿童的家庭存在儿童亲职化、替罪羔羊、跨代联盟、等级结构和多代传递等问题。隔代抚养、独生子女的问题会在具体家庭互动方式和家庭关系中体现出来并影响到ODD儿童的症状。
[Abstract]: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 (ODD) is a kind of children's destructive behavior disord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esistance, provocation, blatant defiance, hostility and so on. Through the interview and analysis of 29 groups of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who are assessed as odd, it is found that odd children not only resist parents, teachers and other authoritative figures, but also passively resist or openly defy the instructions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Moreover, it is easy to be provoked or deliberately irritated in the company, overreact to other people's unintentional behavior, and even lose control and criticize oth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system, it is found that the symptoms of odd children are mostly the appearance of family problems, and family interaction and family relations are the main family causes of symptoms. Among them, the family interaction is the direct shallow reason, and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is the deep reason hidden behind. In the way of family interaction, the whole family level of odd children (such as low family affinity, high family conflict), high level of interaction (parents' high requirement and control to their children, doting and connivance, different upbringing), Emotional abuse) and individual level (parental inferiority and compensation, expectation projection) have more problems. In the family relationship of odd childre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parenthood, scapegoat, intergenerational allianc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nd multi-gen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so on. The problem of only child can be reflected in the specific family interaction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and affect the symptoms of odd children.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展心理研究所;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心理系;中华女子学院心理系;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家庭互动方式及其作用研究”(10YJCXLX029) 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独生子女家庭互动方式对其对立违抗行为的影响”(105560GK)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动儿童的对立违抗行为及其对城市适应和融入的影响”(12CSH014)
【分类号】:B8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学海;家庭溺爱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影响及矫治[J];南平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2 李董平;张卫;孙文强;邢文利;李霓霓;吴欣欣;金淼;;儿童亲职化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一项回溯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3 陈琳,桑标;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性[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4 刘莉;王美芳;邢晓沛;;父母心理攻击:代际传递与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1年03期
5 陶芳标;黄锟;SoonduckKim;叶青;孙莹;张承业;周雨生;苏普玉;朱鹏;;青少年心理病理症状及应对方式与童年期反复躯体和情感虐待经历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2006年09期
6 霍利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8年08期
7 孙凌,苏林雁,刘永忠;长沙市中小学生对立违抗性障碍的现况及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年04期
8 陈雷音;罗学荣;韦臻;管冰清;袁秀洪;宁志军;丁军;杨伟;;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及家庭功能特点[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2期
9 邢晓沛;张燕翎;王美芳;;父母体罚的代际传递:体罚态度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年06期
10 赵景欣;杨菲菲;张文新;;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轨迹和狱内改造的保护因素[J];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雷;儿童的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帅澜;王玉凤;;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孩的执行功能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3 刘津;王玉凤;;父母培训对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4 张同艳;东伟;;别让对孩子的爱成为他成长的桎梏——对家庭教育方式谈几点看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8期
5 王文;盖笑松;胡晓红;;弱势男生:性别平等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黄广文;苏林雁;马敏;胡建阳;刘艳萍;;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行为特征及伙伴关系初步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4期
7 黄广文;苏林雁;;对立违抗性障碍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年06期
8 钟鑫琪;静进;;儿童依恋的研究现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年01期
9 解金娜;孙超;吴媛;夏颖;辛晓昱;匡桂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主观生活质量及家庭环境特征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年03期
10 张智;;紊乱型婴儿的依恋特性研究进展[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傅丽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认知过程特点及其缺损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长虹;对立违抗性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冲动行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TPH2、5-HTTLPR及MAOA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4 丁艳华;母婴依恋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幼儿期认知和行为发展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邢晓沛;父母体罚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及与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丹;3~5岁幼儿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型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阳;亲子三角关系在初中生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D];河南大学;2011年
3 刘妍妍;主客观家庭环境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玲;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郑旭兰;终身发展视角下小学教育对学生影响的生命回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徐慧;全职母亲的依恋类型与教养方式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刘莉;父母教养压力、严厉管教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全凤兰;论早期亲子依恋模式的心理病理学意义[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德勇;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冰;对立违抗性行为障碍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津;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危险因素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2 刘津;王玉凤;;父母培训对共患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3 管冰清;罗学荣;邓云龙;韦臻;叶海森;袁秀洪;宁志军;杨伟;丁军;;湖南省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年02期
4 陶国泰;中国儿童心理卫生的现状[J];中华儿童保健杂志;1997年03期
5 韦臻,罗学荣,朱焱;有关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家庭环境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5期
6 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曾天德;龚瑛;何燕平;;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9年05期
8 张文武;王晓笳;程芳;刘志旺;袁红;胡珍玉;;父母培训结合利他林治疗共患对立违抗障碍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1年01期
9 朱振爱;廉鹏;;结构式家庭治疗对伴有对立违抗性障碍的ADHD患者的疗效研究[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陶芳标;叶青;Soon-duck Kim;黄锟;孙莹;张承业;周雨生;苏普玉;;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红;;阅读教学的角色互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4年21期
2 黄晶;;课堂互动方式探析[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王宏印;试论文学翻译批评的背景变量[J];中国翻译;2004年02期
4 徐怡菲;;互动艺术在公共领域的应用[J];艺海;2010年12期
5 邢月琴;;论“小组作业”法[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5期
6 胡平;;大学综合英语课堂互动策略探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7 姜奕;夏欣;;课堂互动与外语教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邵静涵;;互动的深化——世博会公共艺术品之互动性探析[J];学理论;2010年15期
9 李婷婷;;浅谈英语课堂的师生互动[J];大众文艺;2010年23期
10 郭利;;略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互动[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蔚彬;;Online Revision of English Compositions——An Empirical Study[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陈燕蕾;陈红;;浪漫依恋研究概述及其对中国化研究的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施惠玲;;制度与制度建构的人性向度[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六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荻;李淑琴;;关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研究——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和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马艳红;;体育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娟;沈建荣;施庆华;;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特征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莉;;网络对教师和幼儿科学素养提升的研究[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8 龚萱;;“法律基础”课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9 黄振东;;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调查[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10 李明惠;卢晓春;胡昌送;;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组织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桂丹;我市旅游质监联动互动方式受到关注[N];桂林日报;2006年
2 记者 宋阳;积极探索创新东西互动方式[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钱续坤;既要“点好菜”更要“配好餐”[N];农资导报;2007年
4 本版编辑 本报记者 徐庭娅 一苇;有别前任的美中互动方式[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5 晓善;莫让蝇头小利损害传媒公信力[N];工人日报;2007年
6 于洪涛;吉林移动整治信息服务业务市场[N];人民邮电;2007年
7 叶扩;公交让座给奖金:道德的次优选择[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王政;彻查短信互动类欺骗行为[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朱微;我州举行家教知识讲座[N];红河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康源;八大战略打造品牌集约化机制[N];中国企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霞;微博仪式互动的社会心理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2 范晓屏;基于虚拟社区的网络互动对网络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4 马轶伦;制度主义视角下的东亚国际体系转型[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明;基于博客师范生学习共同体的互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余月玲;电视节目互动观念的确立及互动方式的拓展[D];安徽大学;2007年
3 李春香;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中民间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互动[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4 张冬梅;信息技术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开发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魏华;QQ空间中的自我呈现[D];兰州大学;2009年
6 白相辉;互联网对同性恋互动方式与身份认同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7 刘国华;以生产劳动理论研究体育过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莹;甘肃省白银市农村小学与社区的互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曹珂;广西与东盟经济互动方式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10 覃丽;学前教育过程中的机会均等[D];广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13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051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