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以黑龙江省某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18-07-05 20:22

  本文选题:积极心理学 + 少数民族大学新生 ; 参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04期


【摘要】:20世纪末,心理学发生了一次重要的思想转向—由病态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从而带动了心理学实践方向的改变。本文以黑龙江省某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为服务对象,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调查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的优势特质和心理需求,结合调查结果,设计并开展了针对所有少数民族大学生而不是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服务。服务的目标也不是校正心理问题,而是按照积极心理学的三个维度设定:即关注学生积极情绪的发现和增加;促进大学生积极人格品质的自我了解和拓展;以及营造民族和谐、师生和谐的积极校园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turn took place in psychology-from morbid psychology to positive psychology, which led to the change of the practical direction of psychology. This paper takes the freshmen of a minority university in a universit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as the service object,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dea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uperior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the freshmen of the minority universities, and combines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Designed and carried out a practical servic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all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s rather than a few students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he goal of service is not to correc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but to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iscovery and increase of students' positive emotions; to promote the self-understanding and expans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ositive personality quality; and to create national harmony. Harmonious and positive campus environ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his paper makes further thinking on the introduc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系;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课题“生活方式变迁背景下满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及心理适应研究”(12522255)阶段研究成果
【分类号】:G4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媛媛;;浅析重建大学新生归属感[J];才智;2009年19期

2 舒燕;;浅议大学新生挫折教育[J];广西轻工业;2010年10期

3 刘琳;;浅析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12期

4 李扬生;谈大学新生的管理[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5 徐平,韩鹏;浅谈如何使大学新生尽快进入角色[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8年03期

6 韦应忠;大学新生心态分析及教育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9年Z2期

7 郭拥武,金辉,周建军,商晓梅;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孙夏兰,白国林;关于我校大学新生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9 宋荣绪;大学新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马驰;大学新生可能遇到的挫折境况及应对措施[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海雁;;雁北师院大学新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姚彩琴;;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探析[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会春;;大学新生常见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及相应教育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魏军妹;王秀娜;;多维IRT模型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数据中的探索性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5 李晓波;詹丽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李悦;柯本忠;;大学新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和应对策略[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张继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经验刍议[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8 张柏华;;大学新生中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和心理状况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徐银儿;陈毓麒;;140例大学新生症状自评量表调查结果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10 熊玉华;杨全芝;任慧玲;潘艳;;农村与城镇生源大学新生结核菌易感性初探[A];2007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杨海明;“请客风”侵袭大学新生[N];宁夏日报;2004年

2 汉云;首份“90后”大学新生调研报告 新鲜“出炉”[N];大连日报;2009年

3 邱浩 周龙;桂林贫困大学新生获资助[N];农民日报;2009年

4 杨楠;大学新生消费令人忧[N];市场报;2003年

5 朱莎莎;大学新生心有“千千结”[N];浙江日报;2004年

6 记者 周元 实习生 丁雯婕;大学新生最高可贷6000元[N];海南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蔡威;300余万元 助贫困大学新生梦圆“象牙塔”[N];乐山日报;2009年

8 记者 金璐;我市6所高校共录取24342名大学新生[N];金华日报;2009年

9 王国红;河南省内黄县“慈善助学工程”救助贫困大学新生[N];中国社会报;2010年

10 记者 严运涛 通讯员 黄宣 实习生 陈瑜 朱芸霞;卓尔1000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湖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周婧;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华;当代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张春江;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佘丹丹;大学新生适应性调查及适应不良群体的干预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4 尤小红;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何爽;大学新生分离—个体化与家庭亲密度、学校适应的关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时艳阳;社交自我效能感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晓莉;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词汇学习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刘芹妹;大学新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建鸿;大学新生应对灵活性类型的界定及其与入学适应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16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016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1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