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论ARS教学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8-07-26 11:55
【摘要】:在探讨ARS教学应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以CATAALSYT模型作为分析框架,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技术三个维度论述ARS教学应用的优势和挑战。即ARS有利于教师开展基于形成性评估的灵活教学、增进课堂互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业成绩;ARS技术支持匿名应答、即时反馈。但ARS对教师的教学应变能力、课堂教学内容的覆盖面、问题设计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学生面临对新的学习方式的适应、讨论中增加了混乱和迷惑以及被ARS监视的挑战;ARS技术本身有待完善、应用培训有待加强。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RS teaching appl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ARS teaching application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teacher's teaching, students'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taking the CATAALSYT model as the analytical framework. That is, ARS is helpful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flexible teaching based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promote classroom interaction,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classroom activities, improv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upport anonymous responses and instant feedback. However, ARS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the coverage of classroom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ability of problem design, and students are faced with the adaptation to the new learning style. The discussion adds confusion and confusion,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 of being monitored by ARS. ARS technology itself needs to be improved, and application training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D/2013/01/053)“智慧教室中基于ARS系统的互动教学的影响因素研究”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司文文;杨新华;;互动反馈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4期

2 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3 傅骞;董艳;方海光;;SRS教学应用分析及未来趋势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1期

4 刘凌冰;姜文学;;电子表决系统在大班型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英国萨里大学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1期

5 李红美;张剑平;;教学应答系统应用研究的现状与热点[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尹铂;;互动展示中主客体关系研究[J];包装工程;2010年08期

3 陈克军;;创新高职生学习方式——探究学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10期

4 邵玉英;;浅析如何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阅读能力[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07期

5 张会新;;《基础会计学》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J];财会通讯;2012年04期

6 雷洁容;;新课改下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的思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7 刘洋;;交互式教学法中的合作学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范荫荣;;论阅读教学中的“对话”[J];大家;2011年10期

9 魏雪峰;崔光佐;李莉;段元美;;基于学习过程的课堂交互分析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10 唐荷意;;促进生生交往 成就理想课堂[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谢世杰;香港新高中推行通识教育科之前瞻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亚丽;中小学生态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邱福明;语文课程知识的存在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向葵花;中小学学生学习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互动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颜春霞;提升高中思想政治课多维互动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连丽梅;初高中思想政治课互动教学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絮;交际法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胡宗艳;幼儿艺术教育互动教学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康涛霞;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策略优化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孙U_菊;新教师地理课堂教学失误的表现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章洁琼;信息化社会中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鑫;高中思想政治课师生互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孔散君;互动卡片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金传宝;美国关于班级规模的实验与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2 刘力;;小班一定比大班好吗——关于小班教学实验的若干争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1期

3 郑文;;新公共管理对英国高等教育的影响[J];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4 王洪明;佟曾;;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J];理论界;2007年01期

5 孔庆如;;高校扩招的合理性辨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胡小勇;祝智庭;;教学问题设计研究:有效性与支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0期

7 李蕾;;应用互动反馈技术开展有效教学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荣誉;;教学反馈——功能与方法[J];泸州医学院学报;1997年06期

2 冉玉霞;;教师教学反馈机会均等问题的观察与思考——以作业评价与问题回答为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5期

3 丁晔;董丽群;王立宏;关澜;孙郁发;;10学期高级讲师教学情况反馈统计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9年13期

4 彭豪祥;;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3期

5 张兰红;;重视教学反馈 实现教学相长[J];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4期

6 封三广;“黑箱法”与教学反馈[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7 盛树东;邓峰;张欣;;论课堂“多向双控”教学反馈的构建要素与分类[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凌远富;白雪;;教学中的教学反馈[J];教育科学论坛;2002年06期

9 彭云,秦永平;信息化过程中强化教学反馈体系的探讨[J];教育信息化;2003年08期

10 张亚民;曹贺鑫;王春霞;;论有效教学及其反馈的主要特征[J];新课程(教研版);2009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衢州市菁才中学校长 林炳伟;“自主尝试”之教学[N];衢州日报;2011年

2 王兆正;做错的同学请举手[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周静;“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N];通辽日报;2010年

4 记者 苏军;两年减少205个识字量[N];文汇报;2006年

5 记者 魏颖 通讯员 魏建东;武清:城乡学生共享教育公平[N];天津教育报;2007年

6 ;三驾马车驱动教育新模式[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7 本报通讯员 赵雅莉;联合研修,促农村教师迅速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四川省华蓥市华蓥中学副校长 郭子其;新课程下教师要多“问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北京市密云县焦家坞中学 郭占云 陈继平;从改革教案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刘新奇;新教师如何克服教学监控能力弱的障碍[N];中国教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周;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发展性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洪

本文编号:2145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45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c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