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旨趣:基本蕴涵、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
[Abstract]:Knowledge purport is the goal pursuit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est and emotion of knowledge learning. Mastering the purport of knowledge is helpful to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goal, stimulate the enthusiasm of seeking knowledge, and help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knowledge and the form of inquiry. Th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knowledge purport include: telling the story of knowledge occurrence,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knowledge, repeating the forming process of knowledge, experiencing the pleasure of knowledge, applying the knowledge to solve problems and feeling the value of knowledge.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2011计划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理论研究”课题成果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潘洪建;;论知识维度及其掌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徐冰鸥;潘洪建;;知识内容:基本蕴涵、教育价值与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2013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中国教师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田润锋;;哈贝马斯重建批判理论的致思理路[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3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4 潘希武;;自由教育的政治性格[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5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6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7 李莉春;;教师在行动中反思的层次与能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8 蔡英辉;;我国斜向府际关系初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O@化强;;公平、正义的证成及实现路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李春芳;;两种文化的困惑与现代教育的人文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华青;吴彤;;实验的可重复性研究——新实验主义与科学知识社会学比较[A];首届、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获奖文集[C];2009年
2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张羽佳;;精神分析、自我反思与交往理性——哈贝马斯与精神分析的关系问题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南n\;;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对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路的一种透视[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5 胡军良;;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学与美国实用主义传统[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陈鹏;;媒介意识形态的认知与决策[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陆凯华;;内容与虚无:阿尔都塞的哲学起点——论阿尔都塞《高等研究资格论文》中的黑格尔主义立场[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涵;法兰克福学派的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6 陈红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D];南开大学;2010年
7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云涛;学校教育中不当惩罚问题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电光;技术风险评估中的观念冲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石菁;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龚莎莎;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口语教学研究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萍;中职铁道运输专业运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窦丽萍;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宁宁;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科学划界[D];江南大学;2010年
9 邓昊;“神圣”的科学[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荆琦;无锡古运河公共雕塑调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潘洪建;;科学知识与课程开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年02期
3 潘洪建;;论知识维度及其掌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论学习理论[J];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王海澜;“知识论”教学:开发学生思维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9期
6 洪光磊;知识论——一门培养求知者的新型科目[J];外国教育资料;1995年05期
7 胡德海;;论教育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彬彬;国际文凭项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作信;让“学”先行教学策略的认识与实践[J];江西教育;2003年13期
2 李青,廖玉梅;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田静;;重构教育教学策略体系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汤姆·帕拉斯克斯;杨志珍;;如何选择以技术为媒介的教学策略[J];软件导刊;2006年10期
5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呼唤教师的有效指导[J];教育科学研究;2006年08期
6 黄进;刘淑娟;;改进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7 殷利;;学生的认知风格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J];福建电脑;2006年10期
8 周桃英;;信息化教学模式与策略探微[J];科技资讯;2007年19期
9 秦晓华;;自学辅导教学思想及策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03期
10 刘燕;史舒人;秦建波;;新课程理念下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经钰;任秋洁;王宇昕;;主题知识网站应用于教学的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志军;李志刚;;关于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与策略的思考[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3 张明凯;;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4 黄梅;李远蓉;;三维目标的知识加工与教学策略[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杨朝政;李淑英;;和谐 互动 睿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教材中《信息交流技术》专题的设计[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6 吴半边;;以多元智能理论构建科学素质的实践和探索[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7 张长谦;陈小娴;;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校本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8 陈强;梁瑞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深化学科教学改革[A];全国光学、光电和电子类专业教学经验交流、研讨会专集[C];2002年
9 张蕾;;网络教学资源设计与建设的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罗英茹;王炜;张景仁;马民;;网络课程教育质量初探[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 健;课改:质量就是生命[N];中国教师报;2003年
2 王兆正;做错的同学请举手[N];天津教育报;2008年
3 中央电化教育馆 王珠珠;数字化资源应用与教学策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4 樟树市义成中学 邓永忠;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现途径[N];宜春日报;2010年
5 张宏峰(作者系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一中书记);掌握思维规律 提高教学效率[N];朔州日报;2006年
6 潘晓南;基于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N];光明日报;2006年
7 赵培敏;“六导”教学策略[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小波 洪明;溧阳教师郭根福:34年编著 58册教材[N];常州日报;2010年
9 特级教师 金哲民;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N];东方城乡报;2008年
10 闫文学 陈明 记者 王维彬;研教学策略 扬质量风帆[N];延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映学;初中学生空间与图形认知技能获得的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柏宏权;适应性教学系统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艳梅;科学哲学视域下反映真实科学的理科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静;意境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齐媛;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志涛;个别化教学的有效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屠宏;网络学习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斐;成就目标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作用[D];河北大学;2006年
4 王珏;“图形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郝连科;大学生网络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徐芳;网络环境下异步交互教学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刘子铭;基于遗传算法的教学策略优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8 梁琴;英语审美化教学策略对初一学生英语能力的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靳君;基于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的教学活动编列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558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5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