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作走向专业:课程建设的应然取向——基于多种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Abstract]:"脳 脳 Education into the classroom" is a manifest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social challenges, and its outstanding feature is that schools continue to add new courses. The root cause of this phenomenon is the transgression of professional behavior by working thinking. From the professional point of view,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emphasizing indirect experience, neglecting direct experience, emphasizing formal curriculum, neglecting non-formal curriculum,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curriculum independence, and neglecting the connection of curriculum when entering the classroom based on work. The key to solve this problem is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from "work" to "specialty": one i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iculum, the other is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the curriculum.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分类号】:G4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志;;关于教师教育开放式办学的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金辉;加入WTO后青年教师专业化进程与继续教育内容研究[J];继续教育;2002年04期
3 李日兰;;论孔子的教育思想[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4 王(韦华);;夜读《夏山学校》[J];教师博览;2007年07期
5 李祥永;;论康德德育思想的现代意蕴[J];社会科学家;2008年10期
6 杨艳;;杜威的教育哲学思想浅探[J];兰州学刊;2008年S2期
7 谢淑海;;试论加拿大的STSE教育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9年02期
8 韩大林;;教育即信仰:何以可能[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9期
9 钟祖荣;学习卡片[J];中小学管理;1996年05期
10 余小茅;;保卫教育的古典气质[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勇强;;略论中西古代教育内容之差异——比较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2 任钟印;;中西最早教育文献的比较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3 张凤兰;王世华;张新蕾;石秀印;;仁爱教育的学习成绩提升功能[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陈卫;;中国古代教育文化发展轨迹[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朱建新;;关于明武学的若干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李国钧;;论明清实学教育思想的发展与理学教育的终结[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吴元训;;德谟克利特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永贤;;俞庆棠的民众教育思想与实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毕诚;;明清之际实学教育思潮对理学教育的改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张学强;;颜元与卢梭教育思想之比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越;从未来发展趋势出发,,办适合学生的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裴力;“需要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领跑者[N];中国改革报;2011年
3 张宁锐;王佐书:教育内容要“腌”到学生的心里[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李珂;我省中小学将增加民族精神教育内容[N];福建日报;2004年
5 华中师大教育学院 高培华;孔门君子之“学”新探[N];光明日报;2010年
6 张英禄(作者单位:东昌区委组织部);丰富农村教育内容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通化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赵庆国;“需要教育”登陆有助破解“钱学森之问”[N];中国改革报;2011年
8 河北玉田大安镇中学 王旭明;教育要科学 方法要创新[N];大众科技报;2006年
9 秋风;国家教育的源头[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10 本报记者 李强;“小手拉大手反腐”引热议[N];山西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瑞;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徐征;在摇摆中寻求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D];南京大学;2002年
6 卢爱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邓小泉;中国传统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历史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宋U
本文编号:2155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15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