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教育下乡:一个乡镇的教育治理实践

发布时间:2018-10-10 10:21
【摘要】:为完成国家的"普九"任务,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教育普及运动。本文以云南芒市一个乡镇实施"控辍保学、三级联动"责任制为中心,考察地方政府是如何对辍学、失学、逃学问题展开治理的,这一治理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本文认为,学校教育中现代知识与地方知识处于断裂状态,导致傣族学生学业上的困境,进而产生辍学、失学、逃学问题。地方政府无力调整学校中的知识体制,却要承担"普九"不达标的责任。通过目标责任制与运动式治理相结合的方式,乡镇政权、学校、村落、家庭之间形成严密的教育治理网络。由政府推动的外部治理与学校的内部治理相互强化,治理技术越来越复杂和精细,辍学问题却并不能解决,反而浪费了大量治理成本,产生了内卷化的难题。
[Abstract]: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national "nine" mission, local governments to promote education from the top-down campaig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controlling and dropping out of school, and three levels of linkage" in a township of Mango City, Yunnan Province, and examines how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dealt with the problems of dropping out of school, leaving school, and truancy, and what kind of consequences have this governance produced. This paper holds that modern knowledge and local knowledge in school education are in a broken state, which leads to the plight of Dai students in their studies, which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dropping out of school, dropping out of school and playing truant.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unable to adjust the knowledge system in the school, but should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failing to meet the standard of "Pujiu".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go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sports governance, a strict educational governance network is formed among township governments, schools, villages and families. The external governance promot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the school strengthen each other, the governance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 and fine, but the problem of dropping out of school can not be solved, on the contrary, a large amount of management cost is wasted,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nalization is produced.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项目编号:1JJD840013)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2013B00114)的资助
【分类号】:G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皇凤;;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J];开放时代;2007年03期

2 冯仕政;;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J];开放时代;2011年01期

3 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J];开放时代;2011年10期

4 狄金华;;通过运动进行治理:乡镇基层政权的治理策略 对中国中部地区麦乡“植树造林”中心工作的个案研究[J];社会;2010年03期

5 艾云;;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 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J];社会;2011年03期

6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年06期

7 刘世定,邱泽奇;“内卷化”概念辨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8 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2期

9 周飞舟;;锦标赛体制[J];社会学研究;2009年03期

10 熊春文;;“文字上移”: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乡村教育的新趋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崔莉;区域社会史的新范式——《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评介[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2 罗朝晖;;近百年来富农问题研究述评[J];安徽史学;2008年03期

3 李斌;;第三网络社会与新“差序格局”[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张健;;传统社会绅士的乡村治理[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5 刘术永;;绅士在传统乡村社会自治中的作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6 章征科;人民公社骤兴速散的内在原因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张新光;;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小农制评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吴佳佳;;“绅士”的内涵[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9 彭真明;陆剑;;农地流转的实践图景——鄂中个案的法社会学透视[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0年00期

10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江;;土地制度困境与工业用地价格管制失败[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廖慧卿;王壬;;城市社区社会服务的内卷化趋势与发生机制——来自广州市3条街道的个案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程宇;;“警察”职能异化的组织学分析——来自于沿海发达地区N区和H区的调查[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4 杨爱平;余雁鸿;;组织化忽悠:社区居委会行动逻辑的组织学分析——以G市L社区为例[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5 温顺生;;整体政府视角下的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以广西东巴大会战的组织化动员运行为例[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丽娜;石森文;;被动城市化群体再安置对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杨云珍;;当代社会结构变迁及中国共产党适应性分析[A];变革世界中的政党政治——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政党理论北京研究基地论文集(第五辑)[C];2012年

8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王海英;;农村小规模学校“存废”之辩——兼谈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价值坚守[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珊珊;新民·新知·新文化:《新民丛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韩奇;市场化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治理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师东海;教育公平的政治学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小虎;行动中的预防性法律:美国刑事诉讼中的审前服务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隐性课程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3 唐友雄;演进中的我国农村分配制度的公平和效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徐静;清末万载、上高卢罗两姓争界案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春菊;晚清广西乡土社会中的少数民族士绅[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黄耿阳;统购统销与农村社会重构:1953-1958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恭敬;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健生;大学场域中师生话语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国;改革现行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的思考[J];财经问题研究;2000年07期

2 程同顺;村民自治中的乡村关系及其出路[J];调研世界;2001年07期

3 赵晓峰;;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的生存逻辑与运作逻辑[J];调研世界;2008年03期

4 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5 赵树凯;乡镇政府的应酬生活——10省(区)20乡镇调查[J];发展研究;2005年07期

6 申端锋;;税费改革后乡村组织的职能转变:问题与走向[J];古今农业;2007年01期

7 王嘉毅;吕晓娟;;教育公平视野中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8 田宪臣;邓小平“不搞争论、不搞批判、不搞运动”策略思想述评[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02期

9 陈潭;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以人事档案制度为例的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范先佐;曾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必须慎重处理的若干问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A];2008中国改革论坛——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范子英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张晓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王晶;[N];中国经营报;2006年

4 张杰(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N];南方周末;2003年

5 张立;[N];南方周末;2004年

6 秦晖;[N];南方周末;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银利;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61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61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