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困境与超越

发布时间:2018-10-21 11:52
【摘要】:现代教育管理是主体性教育管理。主体性教育管理是教育管理的一种存在形态,是对客体性、工具性和物本性教育管理的超越。然而,由于主体性中主客二元思维的缺陷,导致了主体性教育管理内在的困境。主体间性是对主体性的内蕴与超越,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范式。在主体间性中,主体性教育管理的内在困境被超越,生成一种新形态的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主体间性教育管理形成了一种新的内在结构与机制,"主—主"关系替代了"主—客"二分,充盈着一种共生共在、合作互动、生态和谐、精神关怀与公共理性的性质和精神,实现了教育管理的内在变革和发展。
[Abstract]:Modern education management is subjective education management. Subjectiv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s an existential form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which transcends the object, instrumentality and material nature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However, due to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ual thinking defects, leading to subjective education management inherent difficulties. Intersubjectivity is the conno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of subjectivity, and it is a new mode of thinking. In the intersubjectivity, the internal predicament of the subjectiv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s overtaken, and a new form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intersubjectivity educational management is formed. The management of inter-subjectivity education has formed a new internal structure and mechan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ncipal and main" replaces the "principal and object", and is filled with the nature and spirit of symbiotic co-existence,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ecological harmony, spiritual concern and public rationality. It has realized the inter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贵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教育管理对话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0XJA880001) 贵州大学成果奖励科研经费项目《教育管理范式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趋势》(项目编号:2012006)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峰;王从永;;计算机媒体在主体性教育中的应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傅梅芳;主体性、主体性教育及其实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3 王绍文!广西;主体性教育与素质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4 李永伟;主体性教育的时代特征[J];辽宁教育研究;2002年12期

5 张莉;张焱;;主体性教育之再思考——有生命才有主体性[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2期

6 吕静锋;主体性教育的认识与探索[J];现代教育论丛;1997年06期

7 崔丽娟;;浅论主体性教育存在的问题[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2期

8 赵丽萍;;从个体意识发展的角度看主体性教育的开展[J];阴山学刊;2010年05期

9 林佩燕,王仙锦;主体性教育视角下的教师角色重构[J];教育探索;2004年03期

10 熊小平;;人的可持续发展与主体性教育[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高燕;;现代性的后果及其教育反思[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蒋少杰;秦在东;黄体鸿;龚自康;梁文斌;;基于知识网格的网络教学模式架构的发展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3 张天军;;物联网时代的创新教育[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杨兆山;张海波;;发展性适应:学生适应问题的教育学阐释[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李晖;赵慧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与人的发展[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临川三中 朱晓南;主体性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必然选择[N];中国信息报;2003年

2 张新学;教育“产品”要保证高质量[N];光明日报;2002年

3 常生龙;重新构建今天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沈雪梅 朱文君 何家玉 本报通讯员 邢晔;新老“金花”相映红[N];南通日报;2010年

5 刘炳学 何春华;主体性·效益性·艺术性[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记者 龙军;延续主体教育理念[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华蕾;主体性教育的文化比较与现实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俭;基于对话的主体性教育改善师生关系的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3 诸广平;主体性教育策略实践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春影;当代主体性教育的反思与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娜仁高娃;生命哲学视野下的主体性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劲;论人的主体性教育[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7 梁支宏;涉网大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朱雁;论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的师生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瑞锋;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楠;小学生心智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85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285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0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