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与“成己”:教师教育生活重建与教学个性生成
[Abstract]:The teaching personality is the teacher's "self" in the teacher's education life prominent. In the educational life of ancient teachers, "adult" (achievement of others) and "adult" (become oneself) spontaneously unified, and the teacher's teaching personality was initially presented.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causes the "adult" life to expand excessively. In the educational life of the "adult" squeezing "adult", the teacher's "ego" is eliminated, and the teaching personality is seriously suppressed.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contemporary era has promo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life into self-creation activities based on criticism. Through the guidance of "adults", the return of teachers'"self", the formation of teaching personality in teachers' educational life.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2012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12JD125]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雪;;教育生活:一种教育人学观[J];教育导刊;2006年09期
2 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3 贡如云;;教育:谁的生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2期
4 李冬冬;;教育政策执行中的教师角色[J];当代教育论坛;2013年03期
5 李文阁,于召平;生活世界:人的自我生成之域[J];求是学刊;2000年01期
6 蒋茵;遗忘与追寻:关于教师话语权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4期
7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12期
8 赵士果;;论幸福的教育生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04期
9 薛忠英;;回归与重建:基于教师生活的基础教育课程设计路径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3年03期
10 黎平辉;;教师教学个性的现实困境及出路——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颖;;交往实践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范蓓蕾;语文教师语言的外在美及其培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唐勇,朱长华;学校教育资源分配探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王春玲;;农村初中校外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6 韩传信;;农村中小学教师德育素养提升途径的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杨凤仙;;关于校本教研建设的思考[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周志刚;孟娜;;对话教学现实问题透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张锦智;张春秀;;大学生道德人格塑造的主体间性视角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2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崔立宏;;谈高校创新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刘法虎;;美国两大高校分类研究的经验与借鉴[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6 王天一;;马卡连柯与苏霍姆林斯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李长伟;韩钟文;;浅论康德的实践教育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汪思锋;;试析雅斯贝尔斯的师生生存交往理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檀慧玲;;赫胥黎在近代科学教育普及和发展中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黄红艳;;浅论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化发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孙余余;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卢楠;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冯秋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教学智慧的相关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曲盛男;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伦理思想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马秀敏;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任利娟;一位市级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晓楠;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8 毕红轶;新课程视域下的思想品德课生命观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韩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民办高职院校战略定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铁芳;必要与可能:教育学范式的打破与话语的更新[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年05期
2 丁钢;;日常教学生活中的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3 李江源;论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教育制度推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4 朱新卓;专业:教师生存状态与教育问题的一个分析视角——兼答教师职业为什么要专业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5 程少波;论转型时期的教育话语[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6 徐继存;教师生活重塑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7 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蔡宝来;王立国;;回归生活的教学论:重心位移和主题预设[J];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9 刘宣文;论未来师生关系的人本主义趋向[J];课程.教材.教法;1999年06期
10 阳敏;;从执行主体视角提升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立善;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活的叙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敏;我国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嘉;教育的特性[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20期
2 阎光才;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诚信[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文雪;;教育生活:一种教育人学观[J];教育导刊;2006年09期
4 周贵礼;靖国平;;何为真实的学校教育生活[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8期
5 徐金寿;张建平;;论教育生活的基本特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Z1期
6 马欢;;试论教师专业发展:基于教育生活的二维考察[J];成功(教育);2007年03期
7 申红艳;;过一种反思的教育生活[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7年06期
8 李江源;;论教育生活中的竞争与妥协[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4期
9 蒋茵;;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教师发展的内源性动力[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3期
10 李建成;;在生活体验的提炼中成长——“校长寄语”背后的故事[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苏亚斌;;以日以年 关注梦想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2 张庆华;;享受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追求有价值的精彩人生[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3 陈兴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4 王晓来;;孩子的行为没有错——对几种教育现象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5 芦义涛;;校本教研提升教师的三种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6 张陆;佐斌;;教师教育幸福量表的编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惠荣;杨锁兰;;师生共写随笔[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法根;创意,让教育生活更有滋味[N];江苏教育报;2014年
2 南通市第二中学 张日华 常州市北郊中学 杨振 泗洪县归仁中心小学 陈然之 海门市教育局教科室 钱艺林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蒋建春;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吗?[N];江苏教育报;2008年
3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 梁震英;教师首先应是一名研究者[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启东实验小学 袁炳飞;让教育科研融入有意趣的教育生活[N];江苏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杨桂青;重建高中生的教育生活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张惠娟;委员以亲历诉说美好的教育生活[N];人民政协报;2013年
7 王振权;进入现场,对话让教育开始呼吸[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谢建师;大文化引领新思路 小教育尽显真实效[N];中国边防警察报;2014年
9 湖南教育报刊社 黄耀红;教育言说别故弄玄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助理兼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 林卫民;“错误”的教育味道[N];中国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毛毅静;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李志刚;论“教育生活”[D];河南大学;2005年
2 陈健;试论教育生活体验研究的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翠凤;当前中小学惩戒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卜茂荣;教育生活的发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利平;狂欢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戴红宇;教育是教育,,我是我[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贾娜;论初中生学校教育生活的幸福之维[D];信阳师范学院;2013年
8 陈静静;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乐野;独立的声音[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420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342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