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用大数据改变未来的学习和教育——在华东师范大学杏坛高议文化讲坛的演讲

发布时间:2019-02-14 19:18
【摘要】:2014年11月20日,《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onberger)做客华东师范大学"杏坛高议"文化讲坛。带着他的新书《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Learning with BIG DATA:The Future of Education),舍恩伯格开讲教育教学的未来。舍恩伯格是十余年潜心研究数据科学的技术权威,也是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现任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信息监管科研项目负责人、哈佛国家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监管项目负责人、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学院信息与创新策略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大学、维也纳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座中,舍恩伯格谈到,未来的学校不会完全转移到线上,仍旧会有物理性的存在,但学校的功能将发生重大改变;大数据将重塑学习的三个主要特征:反馈、个性化和概率预测;翻转课堂需要教师们改变教学技能,以前照本宣科地传授、宣讲知识的技能,要让位于组织学生讨论的技能,让位于从数据中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技能,让位于根据数据对学生进行个别引导的技能。
[Abstract]:On November 20, 2014, the author of "big data's time", Viktor Mayer-Schonberger, who is known as "the prophet of big data era", visited the "apricot altar" cultural pulpit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ith his new book, "with big data-the Future of Learning and Education." (Learning with BIG DATA:The Future of Education), Schenberger talks about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cheinberg is a technical authority in data science for more than a decade, and one of the first data scientists to have insight into the trend of development in big data's time. He is currently a professor of Internet governance and supervision at Oxford University's Internet School. Former head of Information Supervision Research Program at Kennedy College, Harvard University, Director of Network Supervision Program of Harvard National Center for Electronic Commerce, Director of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Research Center, Li Guangyao Colleg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He is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Yal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versity of San Diego and University of Vienna. In a lecture at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einberg said that the future of the school will not be completely transferred to the line, there will still be physical existence, but the function of the school will have a major change; Big data will reshape the three main features of learning: feedback, personalization and probability prediction; Flipping the classroom requires teachers to change their teaching skills, to teach, to preach, to teach, to give way to the skills of organizing students' discussions, and to give way to the skills of getting students' learning information out of the data. Give way to the ability to guide students individually based on data.
【作者单位】: 英国牛津大学网络学院;
【分类号】:G4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龙海;课堂协商的一种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年06期

2 顾锡平;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J];教育评论;2001年06期

3 朱琳;学习化社区的构建策略及政策措施[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0期

4 柳栋,王天蓉,汪佳敏,陆爱民,张来春;网上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1期

5 李奇;谈学习环境的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04年01期

6 李红波,张雪怡;《心理卫生》网络学习社区的重建[J];高教论坛;2004年02期

7 张丽艳,孙邵立;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张勇;学习资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9 郝贵生;对“学习”本质的哲学思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景岳,陈竹;学习科学的兴起与建立[J];熊岳农专学报;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卢智敏;;论基于网络的校际协作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惠芳;;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创新学习之我见[A];中国名校卷(湖南卷)[C];2013年

3 王三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4 何炜虎;;浅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吴桂仙;;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角色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王传莲;;《小学生自主(或合作)(或探究)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7 罗莲;;浅谈班主任如何营造班级的良好学习环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8 王开良;耿琼华;;浅谈数学“生本”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9 车桂玲;;浅谈英语学习中独立性学习方式[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张应国;;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几点思考[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作者单位:广西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做学习型公民 不断提升人的素质[N];广西日报;2003年

2 启东市紫薇小学 杨森森;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习中探究[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3 无锡市东亭中学 周小伟;课题学习——为数学教学插上创新的翅膀[N];江苏法制报;2007年

4 许建华;学习流引擎 教育服务竞风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李亚杰;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N];光明日报;2007年

6 冯志阳;用管理手段应对学习[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7 永安市曹远学区 廖应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N];三明日报;2008年

8 巢湖日报社党组书记 总编辑 杨睿;谈学习与思考[N];巢湖日报;2008年

9 陈贞彬;泰山铝业党总支让理论中心组学习“活”起来[N];中华新闻报;2008年

10 张家洼街道成技校 宋敏芳;注重合作学习的实效性[N];莱芜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南昌;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晶晶;美国和泰国学习者汉语普通话阳平与上声习得的实验研究[D];北京大学;2013年

3 刘玉静;合作学习的伦理审思[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姚德明;终身学习与组织学习和组织发展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崔国富;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教育的使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永锋;从“建构性学习”到“学生有效参与”[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弋文武;农村教师学习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敏;国外终身学习政策推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孙传远;教师学习:期望与现实[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倩;教师职后研究性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安平;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野外实习中的应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艳;基于网络学习方式分析的学习网站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东;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红娟;基于Blending Learning理念的研究性学习[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加平;学习风格的理论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玉文;论“研究性学习”理念[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建民;基于微博的微型学习资源共建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程薇;知识生成视角下的工作场所学习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10 林艳;网络课程中学习资源的生态化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22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22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4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