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试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

发布时间:2017-02-17 15:11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新方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微观深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论文发表 > 试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

试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

发布日期: 2013-11-26 发布:  

  2013年27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3年27期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生人数与日俱增,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简而言之,现在国内的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是:多而不精。本文主要从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分析,把生源、培养方式、导师等方面因素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进探讨的指标,进而提出相关建议来提高研究生发展水平。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 教育质量 现状 原因分析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一些学者把我国研究生教育现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第二,经费投入相对较多;第三,学科体系设置相对齐全。但联系实际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从近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研究生教育质量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提出,发展建设方面也有了新变化。
  2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
  2.1 过分强调硬件,忽视软件优化
  当前,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学科水平不断提高,学位点显著增加,,学科建设资金日益充裕;导师队伍不断扩大,学术水平不断提高,为我们进行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教育质量建设,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是在于硬件设施的建设上,而对于研究生教育精神和理念的建设、文化和氛围建设、观念和制度建设等软件设施却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投入。
  2.2 强调教师“教”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在“学”方面的能动性
  近年来,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多地把焦点置于导师,尤其是导师的“教”上,而忽略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是一门合作的艺术,从传统上讲我们就有“教学相长”的互动要求。如今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绝对不可能长久地稳步提升教学质量。
  2.3 只重视单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更新
  当前,我们对研究生的教学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重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虽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效果甚微。人才培养的模式还相对比较单一, 培养方式仍以上课为主,协助导师做课题项目为辅。虽然这样能为将来的科研打下基础,但是这种培养方式较为死板,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近年来我们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课程设置的优化等等,都只是解决教学体制、教学形式和教学硬件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对课堂教学有足够的重视。研究生课堂教学相对陈旧,没有很好地发挥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发展。
  2.4 只注重眼前问题的解决,缺乏教育发展的长远眼光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要想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定长效,仅依靠解决眼前问题是不够的。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如果不能在制度和体制层面上有所动作,如果不能构建出长效机制来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那么,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建设也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
  3 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的新思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这个问题的探寻中,我国已经有了初步的政策方案。因而,在办学的硬件“瓶颈”逐步得到突破,学科、课程和导师队伍等方面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情况下,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建设应该提出新的思路和方向。
  3.1 “软件”、“硬件”齐头并进,不断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创新
  我们知道,硬件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只扮演一个基础性的角色,一个学校的发展更需要灵魂和精神。而只有灵魂和精神汇聚成了学校的精神文化和底蕴,才能成为一个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高校硬件设施是前提,软件设施才是根本。研究生教育要以质量建设理念为指导,创造一定的“软设施”氛围,以创新精神来带动学生的研究和学习,使研究生对科研的兴趣和追求成为一种内发行为。比如,开展一些学术交流和学术讨论,定期开展研究生学术沙龙或是课题研究小组等,让研究生能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发挥创新思维,真正受惠于研究生教育。
  3.2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兼顾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导师负责制是研究生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研究生的教育质量需要一个优秀的导师队伍做支撑。导师的选聘,关键在于健全选聘制度和严格把关选聘过程。在其任聘期间,导师队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对其教学及学术发展配备一套合理有效的评价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导师教学地位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导师制的作用在于引导,着重关注研究生学习的同时了解研究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其学习的动机、需要、观念等等心理特点。另外,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3.3 学生要加强学习自觉性,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
  作为一名在校的研究生,主要的时间应该用于知识积累,广泛而系统地阅读相关文献,并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系统且颇有见地的总结,这样才能有创新结果。
  在科研、论文工作实践中培养出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积极开发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精神,进而才能在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3.4 重当下更重未来,建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好坏,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未来,所以丰富、发展和完善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必要而迫切。
  首先,建立健康的竞争机制。通过设置奖学金、论文发表奖励、科研成果奖励等将激励和竞争相融合,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其次,设立淘汰机制。淘汰机制要合理、科学,要与实际相契合,真正有益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总而言之,当前研究生教育质量建设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但是只要改革的方式方法正确,对症下药就“疗效显著”。学校方面,要为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导师队伍的建设要正规化、考核机制要健全;学生群体要鼓励,实现内在动力与外在奖励相结合。多管齐下,统筹兼顾,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探索出一条实效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伟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有关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52.
  [2] 刘小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新方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微观深层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91.
  [3] 英爽,甄良.从主体能动性角度解析研究生教育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14.
  [4] 徐风.教师课堂教学: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性问题[J].科教文汇,2010(4):28.
  [5] 袁本涛,延建林.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次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查的结果[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12-20.

转载请注明来源。:

在线服务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新方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微观深层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34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34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7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