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7 12:46
【摘要】:本研究从学生的家庭环境着手,探讨不同类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对天津市某中学297名初中生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1初中生体会父母最多的是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依次是过度保护,过度干涉,偏爱被试,体会父亲最少的是拒绝与否认的教养方式,体会母亲最少的是惩罚和严厉的教养方式。2父母对男生采取了更多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3父亲对初一年级学生采用了更多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对初二和初三学生采用了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一致的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的教养方式。4初一的学业能力效能感和学业行为效能感显著强于初二和初三。5初中生体会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体会父亲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和母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学习能力效能感越低;体会父亲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越多,其学习行为效能感越高。
[Abstract]:This stud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arental rearing styles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family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and analysis of 297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ianjin showed that: (1)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ost experienced their parents' upbringing style of emotional warmth and understanding, followed by over-protection, excessive interference, and preference for the subjects. The least understanding of the father is the rejection and denial of parenting style, and the least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her is punishment and strict rearing style. 2 parents have taken more severe punishment and excessive interference to the boys. Overprotective and refusing to deny the way of upbringing. 3 the father adopted more emotional and warm understanding to the students of the first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and adopted more severe punishment, refused and denied the rearing style of the students of the second and third yea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grades were treated with consistent overprotection and preference for subjects. 4. The sense of academic ability efficacy and academic behavioral efficacy in the first year of junior high school wa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gra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to realize the warmth of their parents' feelings. The more upbringing the solution is, the more, The higher the academic self-efficacy; The more the father punished severely and the more the mother refused to deny, the lower the self-efficacy of learning ability, and the higher the sense of learning behavior efficacy was, the more the parenting style of understanding father's excessive protection was, the more the way of education of father's punishment was severe and that of mother refused to deny it.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
【分类号】:G78;G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慧;论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孙蕴韬;顾红;;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对成就动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4 张敏,雷开春;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结构与测量[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雅丽;何资桥;李佳峰;;农村留守中学生学习自我效能与学习适应性的相关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0期

2 王国锋;袁梦;李阳;;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胡伟明;姜雪芳;;父母养育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J];临床医学;2008年08期

4 冯海英;;中学生学习策略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黄武萍;;自我调节机制在提升警察心理素质中的应用[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黄显钧;;进城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1年19期

7 罗金燕;;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激发学习动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6期

8 罗媛;李菁霞;;初中生学业倦怠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司丽艳;;瑜伽对中年女知识分子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5期

10 邓仁丽;朱丹;侯晓静;;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5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尚秀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人格发展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于国庆;大学生自我控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婷;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邓楠楠;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卑感和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蓬;初中生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4 颜芹哥;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小凤;福州地区流动初中生孤独感状况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邢燕燕;父母教养对初中生嫉妒的影响: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晓云;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期待和小学儿童性别认同的关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冯丽;父母陪伴与小学生自我意识和学业成绩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衣海霞;专科生班级环境与学业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章;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2期

2 易晓明,李斌洲 ,傅和平 ,雷志术 ,何宏英 ,俞丽莉 ,胡余军 ,朱丽;学习优秀与学习不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归因的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3 李浩然,肖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龚艺华;;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成就动机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3期

5 王凯荣,辛涛,李琼;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归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6 高申春;自我效能理论评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7 张文新;城乡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3期

8 何先友;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自我概念与数学成绩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1期

9 方晓义,郑宇;初中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04期

10 王振宏;初中学生学业自我效能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龚艺华;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晓明;;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 激励大学生的成就动机[J];教学研究;2001年04期

2 倪海;;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13期

3 陈幼贞;论自我效能感的教育价值[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狄敏 ,刘慧;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应用[J];中国培训;2003年05期

5 倪海;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浅析[J];教育探索;2003年01期

6 曾荣侠;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教育价值[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寇冬泉,黄技;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原则[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巩汝训,李英杰;论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5期

9 张富洪,刘浩强;谈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10 龙君伟;自我效能感与学习:从理论到实践[J];现代教育论丛;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芝;;提高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福兴;沃建中;倪牧宇;;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雪梅;陈旭;;青少年社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郭占基;刘晓明;;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王贺立;;高中生学习投入与应激和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亚男;张景焕;石孟磊;;压力情境下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乐燕;刘晓虹;;自我效能感与晕船症状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小平;吴李生;;新犯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企业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杨西小学 殷延冲;培养后进生自我效能感[N];徐州日报;2008年

2 崔丽清;提升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洪秀敏;由内而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仲理峰 应用心理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创新需要自信[N];经济日报;2013年

5 汪智慧;优等生为何行为“跑偏”[N];健康报;2003年

6 林晓 心理学硕士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完美人格潜藏内在矛盾[N];北京科技报;2012年

7 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 丁剑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2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梁涛;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5 杨小虎;英语听力学习中提取抑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6 张鹏;基于社群认同的网络团购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低技能要求—低收入职业员工自我效能感及控制点的初步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2 简磊;重庆市企业中层管理者管理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魏艳春;农村初中女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靖;大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开发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武艳英;社会两难情景下自我效能感、反馈与奖励对合作行为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郑永莉;高一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翠萍;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丽英;上海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冯耕耘;导游员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其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幼迪;大学生的择偶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66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466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