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演变的本体论差异及启示
[Abstract]:Ontology is the core of philosophical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heory, we should consciously grasp the premise of ontology, clarify the different ontological assumptions implied in the theory, and grasp scientism, humanism and the tendency of mutual penetration between the two from a horizontal point of view. Combing the ontological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school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heory in western modern times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understanding the theory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ical ontology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but also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our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历史与社会管理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05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树华;王卫华;;本体论传统的形成及其演变[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王学军;;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本体论问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孙绵涛;西方范式方法论的反思与重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薛求知;朱吉庆;;科学与人文:管理学研究方法论的分歧与融合[J];学术研究;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颖;;从学生管理实践谈有德行的管理者[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2期
2 陈君贤;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范式的研究——对我国教育券实践的若干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刘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管理研究方法论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沈义;;我国管理学学科体系对管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4期
5 张媛媛;周洋;张莹;;元理论对管理学交叉学科属性的质疑[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宋佳;诸云强;王卷乐;李锐;;基于GML的时空地理本体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7 陆小兵;王文军;;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失真的批判性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8 韵江;陈丽;;管理学研究中的假设解构:方法论视角下的考察[J];管理学报;2009年11期
9 贾旭东;谭新辉;;经典扎根理论及其精神对中国管理研究的现实价值[J];管理学报;2010年05期
10 陈忠明;;教育管理中应体现和谐之美[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学军;;教育学立场的教育管理学——论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徐金海;领导转型:校长领导伦理的寻求与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春风;我国教育行政决策的伦理困境与出路[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建构[D];天津大学;2011年
6 宋延军;基于公平理论的高校教师薪酬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于洪波;基于范式的STS学科演进逻辑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8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孙霄兵;受教育权主体范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国民;论学校对话管理模式及其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孙书平;高校辅导员角色冲突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刘昱;我国地方高校二级学院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刘光涛;学校文化领导:一所中学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学东;全球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竞争优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艳鸣;T校合作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实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邓庆民;高中生“心力萎顿”的分析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汪振山;校长教学领导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郑菲菲;中小学校务委员会改革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安静;象山县农村家长学校办学中的政府干预[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荣秋;管理的基本原则[J];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2 罗纪宁;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3 谢维营;本体论的兴衰与哲学时代主题的转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沃野;关于社会科学定量、定性研究的三个相关问题[J];学术研究;2005年04期
6 宋宽锋;试论科学的本体论前提和生存论基础[J];学术月刊;2001年05期
7 项保华,蒋利亚;战略管理研究的对象与假设[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年04期
8 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9 秦亚青,阎学通,张文木,时殷弘,冯绍雷;国际关系研究方法论笔谈[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10 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振改;从分歧走向对话:教育管理理论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选择[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胡继民;;从科学与人文冲突视角审视教育管理改革[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刘莉;;浅谈我国中学教育管理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21期
4 孙俊三;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导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和伦理主义的整合[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5 杨天平;科学主义、人本主义与西方教育管理学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赵山河;;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的评介及其新时期意义[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杨增柱;;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理论导向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S1期
8 杨天平;;论后现代教育管理背景下我国教育方针的重构[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9 罗建河;西方主观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探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10 罗建河;;西方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理论的观点与启示[J];辽宁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茅原;;科学主义与神秘主义[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蔡辉;王艳君;;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A];全国中医藏象研究创新思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许波;李亚晓;王凤;;科学主义心理学的人文缺失[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邬晓燕;;当代文化危机和科学精神的融入[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郝文卓;霍涌泉;;重塑完整的人——论心理学的整合观[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姜红;;作为“信息”的新闻与作为“科学”的新闻学[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7 刘云刚;;实用主义VS科学主义:谁是我们的SPONSOR?[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刘永启;;论意识的物质性及三层物质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9 蔡笑岳;苏静;;智力心理学研究的人性审视[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彭纪南;;从我国科学文化领域新近的两场论争所想到的[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清华大学 辛普里;科学决非衡量一切的标准[N];科技日报;2005年
2 黄永明;一个人和一本书的科学主义光谱[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宋正海;要振兴中医 首先要批判科学主义[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李万刚;当科学成为“主义”[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李醒民;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N];光明日报;2004年
6 中国中医研究院 傅景华;西化抑或东归[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中华医道与科学主义的世纪之战[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王洪波;温柔地清算科学主义[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周浩翔;我们有什么“是”[N];光明日报;2008年
10 陈少宗 山东针灸研究所 王 杰 山东省立医院;科学主义的尴尬与中医学的多向度发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宇文;社本主义教育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勇;犯罪构成本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王钦峰;福楼拜与现代思想[D];四川大学;2006年
5 张龙革;个人本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彭国兴;20世纪前半期中国关于科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刘明文;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姜红;现代中国新闻学科建构与学术思想中的科学主义(1918-1949)[D];复旦大学;2006年
9 陈名财;生态存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10 王永强;理性文明的追问[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坚亮;生态主义对科学主义的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侯彪锋;科学主义的多态性及其本质[D];河南大学;2012年
3 宋U,
本文编号:2522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522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