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发布时间:2020-04-28 23:56
【摘要】:我们经常听到小孩子向成人发问:“这是什么?”在大人告诉小孩那是什么之后,有的小孩会继续问:“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对于小孩子这样的问题,很多成年人都会觉得无言以对。或许,我们可以借助于历史教科书或者大型工具书解决部分问题,但是,在现有的出版物中,关于事物命名的研究寥若晨星。 我们的提问方式跟小孩子一样,我们想知道:为什么教育机构被称作学校,教育者被称作教师,而学习者被称作学生?当然,我们的提问比小孩子要深一层:我们不但想知道像教育、教学这样抽象的教育概念名称的由来,而且特别关注概念本身的演变。我们假定概念属性和概念名称之间从历史长时段来看是名实相符的。由于概念属性处于经常的变化之中,而概念名称相对稳定,所以,只有当概念属性发生重大变化时,概念名称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概念名称的变化,也就是表达概念的词汇的变化。词汇变化可能表现为新词代替旧词,也可能表现为旧词获得新义。鉴于词汇与概念之间的这种关系,我们采取了通过考察表达教育概念的词汇的演变情况去分析概念本身的演变情况的研究策略。 中国近代教育概念的变革比以往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要剧烈,因而,我们把教育概念从传统到近代的转换作为研究的重点。研究的结果印证了一个简单而朴实的真理:中国现代教育概念作为一种历史流传物,它首先是中国传统教育概念发展演变的结果,而西方教育概念的引进,则对中国现代教育概念的产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力图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把实践的变革看成是观念变革的基本动因。不过,本文尽量避免从任何一种历史观念中演绎出教育概念的历史。我们希望,在我们比较详细地讨论了教育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教学这五个教育基本概念在历史上的演变情况之后,教育实践和教育制度在教育概念演变中的决定作用,能够自然地显现出来。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欢迎订阅2012年《中国教育学刊》[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2 ;中国教育电子公司[J];中小学管理;1995年11期

3 ;《中国教育报》发文称爱读书才是真正的教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19期

4 朱曼华;;谈说中国教育的“不是”[J];留学生;2010年Z1期

5 高峰;九问中国教育[J];基础教育;2004年04期

6 南怀瑾;;中国教育的基础是家庭[J];基础教育;2007年06期

7 王开东;;教育的三个阴差阳错[J];教师博览;2011年09期

8 李建;张勇强;;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暨《中国教师报》出版100期庆典部分领导、报告专家及主持人[J];发现;2005年02期

9 王传涛;;高考状元之殇,是中国教育之殇[J];芳草(经典阅读);2011年08期

10 晓霞;;首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暨《中国教师报》出版100期庆典在京隆重举行[J];发现;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仁镜;;注重发挥新闻摄影的传播作用[A];按“华赛”标准共创中国新闻摄影新辉煌——第七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暨“华赛”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许林;;视觉传播时代的图片传播——兼评《中国教育报·摄影》专版[A];创新“两翼齐飞”机制 服务建设小康大业——第八届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李琦;;记1978年周老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美[A];宗师巨匠 表率楷模——纪念周培源文集[C];2002年

4 ;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日程安排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5 李韩芬;;从中美教育差异论公共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中国教育家大会简介[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7 ;会员活动介绍[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8 田利军;;30年代中国教育现代化思想大讨论述论[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可桢;;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教育新趋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蔡其勇;;中英国家课程标准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军;青岛优秀教师获赠2009年《中国教育报》[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靳晓燕 苏雁;“规划纲要”:中国教育从这里“再出发”[N];光明日报;2009年

3 张磊;准格尔旗 两位校长获中国教育大奖[N];内蒙古日报(汉);2009年

4 CUBN记者 张志亮;“鱼吃虾”须细嚼慢咽重管理中国教育并购投资趋势加速[N];中国联合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姜泓冰 吴焰 陈星星;1问 中国教育如何摆脱“危机”[N];人民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朱虹 张意轩 陈星星;五问中国教育[N];人民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郑娜;从诺奖看中国教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本报记者 文艺橙;郝平委员:中国教育“走出去、引进来”正逢其时[N];光明日报;2010年

9 ;中国足球比中国教育希望要大些[N];南方周末;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郑立华;给中国教育开100份诊断报告[N];中国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黄健江;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王彦力;走向“对话”[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秉中;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兰军;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正锋;权力的表达:中国近代大学教授权力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毅;中国自由教育思想的历史追寻[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启强;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爱香;如何才能办好高等职业教育:德国经验的启示[D];山东大学;2008年

4 郭宗礼;中美庚款兴学论析(1904-1929)[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吴建章;试论同文三馆洋教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关系[D];东华大学;2005年

6 曾爽;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崔艳丽;民国试行大学区制度失败原因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田雯;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莉;中国与新加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比较[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秀娟;20世纪50年代末中美中学数学教育现代化的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4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44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a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