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8:10
【摘要】:校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校园生活是儿童社会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自1978 年Phillips 首开校园压力系统研究之先河以后,从校园压力的角度分析学生厌学、欺负、网络迷恋等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预防和教育干预的途径和方法,成为日益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以Lazarus Folkman 的“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为主要依据,精心设计实验程序,将多种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有机结合,系统探讨初中生校园压力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过程及内在规律,深化和拓展初中生校园压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本研究着力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初中生校园压力的系统测评;第二,初中生校园压力的模型建构;第三,初中生校园压力的管理疏导。 本研究由七个子研究组成:研究一,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二,初中生校园压力认知评价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三,初中生校园压力应对策略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四,初中生校园压力反应的测评和一般特点;研究五,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基本过程和因果模型;研究六,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反应过程和因果模型;研究七,初中生校园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 本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的校园压力主要来源于4 个方面:师生关系、学业成绩、同伴关系和学校要求;初中生的校园压力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学生对校园压力的体验增强,压力感明显高于初一年级;初中生的校园压力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2.初中生校园压力认知评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校园压力的认知评价主要有2 种:影响性评价和可控性评价;初中生校园压力影响性评价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三个年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初中生校园压力可控性评价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校园压力的认知评价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3.初中生校园压力应对策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应对策略主要有4 种:注意转移、问题解决、寻求帮助和回避否认;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应对策略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中生校园压力的应对策略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倾向于使用应对策略,尤其是注意转移和寻求帮助二种策略。 4.初中生校园压力反应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初中生的校园压力反应主要有4 种:烦闷抑郁、行为改变、易怒暴躁和躯体倦怠;初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4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紫薇;;学习动机结构假设模型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童;;不依从情形下因果作用的可识别性条件[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婷婷;莫雷;;因果模型在复杂类比推理情境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陈锦萍;史安娜;;应用灰色综合模型进行电力需求预测[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4 徐哲;赵懿清;;服务管理差距与服务质量差距之间关系模型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周仁来;张敏强;;fMRI数据分析方法的发展[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苏应雄;傅小鲁;叶庆临;张涛;刘艳;;成都市学生营养餐的发展与现状[A];2005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营养与健康高层论坛资料汇编[C];2005年

7 方帅;曹洋;王浩;;视频监控中的行为识别[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明辉;凌文辁;方俐洛;;组织行为学新视角:情绪劳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石峰;杨峰;高兴华;方志刚;;海军训练仿真中的因果追溯分析[A];'2008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林大正;王行愚;;人工神经网络在物流预测中的应用[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实习记者 李程 记者 林培军;管道公司举办国际安全管理评级标准讲座[N];石油管道报;2009年

2 记者 齐芳;“顿悟”是怎么发生的[N];光明日报;2011年

3 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 刘超;系统科学范式下的金融理论研究[N];光明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李洪哲;管道公司国际安全管理评级上“五星”[N];中国石油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2 干红华;基于事件的因果关系可计算化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冯林安;决策风险管理建模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成庶;机车控制电源及其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现[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石峰;基于扩展事件图的复杂仿真系统因果追溯分析方法[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苗青;基于规则聚焦的公司创业机会识别与决策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赵明;组织因素对核电厂人因可靠性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兰勇;我国出口加工区综合经济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范莉;大学生校园压力、社会支持与负性情绪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涂冬波;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丽;大学生特质性情绪智力与压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周妍;故障树自动生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杨盛芳;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组织管理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实证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赖奕文;神经经济学“虚假确定效应”脑功能分析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茜;吉尔模型理论及其哲学意义[D];山西大学;2010年

10 凌昱_";复杂生产过程中若干因果推断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48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48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b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