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的初步探索

发布时间:2020-05-05 01:45
【摘要】: 现代社会正逐步走进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基本要素、一种生活的素养。信息素养这个新概念,已经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通过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在高中阶段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等 我们又如何在这样的新标准下进行信息技术教育评价? “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完整的信息技术教育评价至少涉及到对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执行情况的评价、对教师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结果的评价三个层面。而本论文主要关注如何综合评价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结果以及如何利用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不断进步。 新课程标准已经改变了在评价中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注重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要参照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再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 1、自我反思性评价 信息技术教育评价中反对通过量化手段对学生进行分等划类的评价方式,它主张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学生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评定、进行鉴赏。我们可以此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原则,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去了解学生学习的感受,有意识地去教育学生遵循计算机使用道德和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3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石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晶;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动机机制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3 程勇;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49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649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