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区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提高健康水平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6 10:52
【摘要】:“国运兴衰,系于教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基本条件,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随着社会的急剧变革,观念和技术的快速更新,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开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统教师观的影响,人们片面地把教师业务素质的发展作为教师素质发展的全部,而忽视了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资料显示,目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经济发达区情况尤为严重。主要的表现有:自卑、嫉妒、焦虑、抑郁、虚荣、逆反心理较强、消沉情绪弥漫等。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工作压力是引起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而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源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过重,所扮演的角色过多,职称梦难以实现以及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和现行教育管理所存在的弊病等。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首先要从教育管理做起,特别是应从学校管理做起。学校管理应做到尊重教师、关怀教师、发现教师和激励教师,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宽松,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为教师的健康心理提供土壤。 当然,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本文主要包含四章内容。第一章的内容为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教师心理健康在教育、社会等方面的意义。第二章通过研究各种问卷数据,了解经济发达区教师心理现状。第三章主要讨论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第四章为提高经济发达区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了解经济发达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经济发达区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的成因及提高教师健康水平的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43
本文编号:2730214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G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王水玉;谈学校管理中的师本关注[J];教学与管理;2004年22期
3 石一;现行教育管理的六大弊病及其成因[J];教学与管理;2004年19期
4 胡永新;新课改中教师不良心态及其矫正[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7期
本文编号:2730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3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