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教学论文 >

MOOC之于外语教育场域的思考——惯习冲击、协作创新、价值共建

发布时间:2020-08-18 21:41
【摘要】:借用场域、资本、惯习等社会学概念,本研究揭示了外语教育场域的冲突性、协作互动性和目标一致性;分析了MOOC与外语教育场域的时空资源配置、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等惯习间的冲突,从而提出:外语教学场域中,课堂教学应协同MOOC资源,通过学习共同体重建和教学方法融合创新,实现"学生全方位文化资本增值"(即"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3 邓宏钟;李孟军;迟妍;谭思昱;;“慕课”时代的课程知识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爱菊;走向主体间性的生存——教学冲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谢贵富;浅谈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方幸福;;论弗洛姆如何看待现代人的社会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庄宽;;自虐的复仇——评张爱玲的《金锁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5 姜磊;;穿越剧走红荧屏的深层原因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6 张众;;浅析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与人本主义渗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7 杨苏磊;张静;;理性的缄默——谈理性的局限性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谢维和;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9 康丽颖;;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困惑与挑战——关于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三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黄华;;我国知识教学面临的三大挑战与理论回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yN;;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原因分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董东华;;“培优辅差”的内涵及其实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3 杨俊;黄琴;李建忠;刘松年;;学术生态初探[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魏拴柱;;谈新课改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A];甘肃省化学会二十六届年会暨第八届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孙刚成;乔刚;;西部农村“顶岗置换”教育实习探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鲍金;;消费文化的资本化及其后果——现代消费文化的资本控制逻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7 王瑞芳;;高校课堂教学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8 向晶;;论幸福教育的理论内涵、发展向度与现实价值[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彭超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转型及其可行路径[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3分会场: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韩逸畴;;宗教与法律——自由源与流的探戈[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龙飞;文化社会学视野下武术在登封的存在与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曾友中;马克思货币理论与当下金融危机[D];武汉大学;2010年

6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达安;超越工作至上的世界[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9 孔扬;《资本论》研究方法的世界观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丽;论互动性重要他人对小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苗荣珍;科技异化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赖丽君;小学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现状及其自我建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雪芬;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的实践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7 黄燕芝;家校合作促进学生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D];苏州大学;2010年

8 许鹏;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创建[D];苏州大学;2010年

9 江小娟;江苏省苏州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健,李庆霞;文化的构成与文化冲突[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5期

2 田国秀;;师生冲突:基于福柯的微观权力视角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3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4 兰久富;社会转型与价值冲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5期

6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7 薛其林,柳礼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与政治实践[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8 陈振中;冲突的视角——对我国教育问题的一种诠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陈振中;教育冲突的性质及类型学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佐藤学,钟启泉;教室的困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丽琴;秩序校园[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和佳;霍耐特承认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宽宁;教师课程理解中的自我关怀[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67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jiaoxuefangfalunwen/27967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1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